時間:2023-12-07
來源:天中晚報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3-12-07
來源:天中晚報
12月6日,記者從駐馬店市反詐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梳理2023年11月的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據,分析出我市高發案件類型。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虛假服務類詐騙案件在我市呈高發態勢。
從案件數量來看,以下5種類型案件最為集中,占到總發案數的65.39%,依次為:刷單返利類詐騙(占總數的33.84%),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占總數的13.69%),虛假服務類詐騙(占總數的7.98%),虛假網絡貸款類詐騙(占總數的5.70%),冒充熟人類詐騙(占總數的4.18%)。
從受害人群體情況來看,90后和80后成為最大受害群體。騙子為了騙錢不擇手段,專挑急用錢、迫切想掙錢的人下手。
從各類發案渠道來看,騙子會廣泛撒網,營造“理財大師”人設:詐騙分子會給自己營造一個事業有成、家境優渥的人設,在一些網絡平臺社交圈里發布大量金融投資類的新聞、動態,言談中顯得十分專業,之后挑選目標,吸引受害人上鉤,伺機添加受害人好友,贏取受害人初步信任。
隨后拉入群聊,拋出“高回報”誘惑:詐騙分子將受害人拉入所謂的投資群聊,并組織“水軍”在群里扮演投資者,曬出大量盈利截圖,夸贊“高回報”投資項目,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弱點,誘導受害人下載虛假投資APP。
告知投資者可以快速盈利,誘導投資加碼:詐騙分子會以短期快速盈利讓受害人初嘗甜頭,再以“內部消息”“平臺漏洞”“投入大、盈利高”等理由,不斷誘導受害人加大投資額度。
最后,編造理由,錢財盡數騙走:當受害人賬戶上有不少金額準備提現時,騙子就以“登錄異常”“服務器維護”“銀行賬戶凍結”等各種理由解釋提現失敗,緊接著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現、盲從的心理,再以所謂的“保證金”“解凍金”“刷銀行流水”等理由再次誘導受害人轉錢,直至將受害人錢財榨干。
駐馬店反詐中心提醒廣大市民,網絡交友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他人,不要盲目加入投資理財群,不要輕信所謂的“專家”“大師”“大V”“大咖”等各種花言巧語而沖動跟隨投資。不要被所謂的高回報所誘惑,犯罪分子塑造的投資項目無一例外都是超高年化收益,而且穩賺不賠。任何承諾“內幕消息”“高額回報”“穩賺不賠”的炒股、炒期貨、炒黃金等網絡投資理財都是詐騙。不提供個人信息,不下載不明軟件,不向陌生人提供個人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不掃描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不點擊來歷不明的網頁鏈接,切勿輕信安裝他人推薦的來歷不明的投資APP。通過正規渠道投資,投資理財要去正規平臺,不要輕信陌生人推薦的理財產品,更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