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3-08-14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2023年8月14日
謠言:國家反詐中心與某機構聯合發來驗證短信?
真相:近日,杭州周先生(化名)接到一個自稱是京東金融平臺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其“白條”賬戶的年利率過高,為避免影響征信需要他配合下調, 并要求他下載一款視頻軟件,聲稱是指定客服通話軟件。為消除周先生戒心,對方稱該業務是受到國家反詐中心監管的。緊接著周先生就收到了一條國家反詐中心APP發來的驗證信息,通過信息中的鏈接操作,成功登入國家反詐中心APP。隨后對方以指導操作為由,向周先生發來“屏幕共享”請求,所幸民警及時趕到現場,阻止了正在操作中的周先生。
實際上,國家反詐中心APP的驗證短信是對方通過他自己的手機號發送過來的,其“身份核實”功能是APP自帶的,用于通過手機號驗證來電人的真實身份,是一個人人都可使用的功能,也因此有騙子利用此功能騙取對方信任。警方提醒,遇到對方稱“是與國家反詐中心聯合參與,并發來驗證短信”此類情況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被對方“忽悠”。如遇被騙,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來源:杭州發布)
誤區:“三陽”來了?11月份會有下一波感染高峰?
解析:近日,不少人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三陽”的經歷。還有媒體稱,按照免疫力周期推測,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現在今秋11月份左右,這些說法是否可信呢?
實際上,從5月新冠“二陽”高峰期至今,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就有“首陽”“二陽”和“三陽”的人。其中,“三陽”患者數量很少、癥狀較輕,目前疫情還是處于相對平穩、低水平發展的階段。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7月份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情況顯示,7月份全國發熱門診診療量及新冠重癥病例數都呈波動下降趨勢,目前國內的主要流行株仍然還是XBB系列變異株。
“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現在今秋11月份左右”的說法僅是推測,目前并沒有太多的科學證據可以驗證,大家不必過于恐慌。專家建議,新冠病毒感染強調對癥治療、早期干預。高危人群、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除了及時接種疫苗,去人多的地方還是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來源:南方+客戶端)
提示:關于野外游玩,這些真相不可不知!
詳情:當下正值暑假,不少人選擇外出旅行游玩。你去的地方是否安全?關于野外游玩,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1.網紅“野生景點”不僅有原生態的自然景觀還免費,必須打卡?
真相:“野生景點”屬于未開發景區,一旦發生自然災害,短時間內無法做到人員疏散和撤離,極易造成傷亡事故。請珍愛生命,切勿到未經開發的野外區域特別是封閉管理區域游玩。
2.觀潮離近點兒沒事,在潮水到來前跑回大堤就行?
真相:潮水速度最快時可以達到10米/秒,相當于百米跑世界紀錄的速度,而普通人的奔跑速度只有6-8米/秒。而且涌潮的壓力可高達3噸/平方米,非人體所能抗衡。觀潮一定要選擇安全區域或地段!
3.野外登山強身健體,可以說走就走?
真相:登山的危險性常被人忽視,以至于很多人在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情況下盲目出行,導致事故發生。登山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提前規劃安全路線、了解山區路況和天氣,切勿在惡劣天氣登山。
4.網紅項目驚險刺激,別人能玩我也能行?
真相:與一般性旅游項目相比,熱氣球、蹦極、漂流、玻璃棧道等高風險旅游項目專業性強、風險程度高,易因天氣、環境、設施和操作等因素影響而發生各種安全事故。游客應認真了解項目經營者的資質、安全措施及項目的安全要求,慎重選擇,切勿盲目跟風。
5.無人區自駕探險,只要有人帶路就沒問題?
真相:大多數游客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在沒有專業向導帶領、對野外風險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這類“探險”行為極易導致失聯、受傷甚至死亡等野外遇險事故。
6.夏天可以在河道中避暑,在河道里嬉戲、野營沒問題?
真相:夏季極端天氣多發,一旦山洪暴發,洪水快速傾瀉,在巨大的沖擊力下,河道中的人很容易被沖走,釀成悲劇。切勿在灘涂、河道、山腳、泄洪道等區域游覽、野營、捕魚、拍照,警惕落水,確保安全。(來源:“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