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2-11-28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近日,“甲醛果蔬”重現江湖,瞬間成為各大網紅的流量密碼。
“甲醛果蔬”視頻渲染恐慌
制造焦慮
在一條名為“‘甲醛香蕉’測評”的視頻中,博主把香蕉切塊,使用一張標注為“空氣甲醛速測劑比色色階”的卡片做測試,最后根據激活劑變化的顏色得出“香蕉甲醛超標”的結論。還有視頻稱“好多水果蔬菜都得泡點‘科技活力水’”。
這些看似一鏡到底的“科學測評”引發眾多網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 紛紛感嘆“不知道還能吃什么?!”
那么,空氣甲醛測劑能夠檢測果蔬中的“含醛量”嗎?浸泡果蔬的“科技活力水”真是甲醛嗎?
謠言1:浸泡果蔬的“科技活力水”是甲醛
其實早在2017年,坊間“香蕉浸泡不明液體”的傳言就因聲稱“浸泡香蕉的不明液體是劇毒致癌物甲醛”而引發市場一陣恐慌。
如今,浸泡果蔬的“不明液體”又變成網紅博主口中的“科技活力水”,導致“果蔬浸泡甲醛”的傳言再次被擴散傳播。
事實上,浸泡果蔬的所謂“不明液體”和“科技活力水”并非甲醛,而是一種保鮮劑,其主要成分為咪鮮胺、甲基硫菌靈以及異菌脲等,能夠減少果蔬在長途運輸中出現腐爛和變質,且具有低毒性和降解快的特點。近年來的監測數據顯示,果蔬上保鮮劑的殘留量均在國家規定的殘留限量范圍內,符合國家標準,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而且,我國《食品安全法》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也明確規定,甲醛不得作為食品用加工助劑生產經營和使用。也就是說,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謠言2:空氣甲醛測劑可以檢測果蔬中的“含醛量”
網傳測評視頻中使用的甲醛檢測試劑盒主要由顯色劑、吸收劑、吸收盒、比色卡四個部分組成。
網傳空氣甲醛自測盒對比色階圖
這類產品主要采用酚試劑顯色法測量空氣中甲醛的濃度。通俗來講,就是利用吸收劑(酚試劑)可吸收空氣中甲醛的原理(甲醛易溶于水),將吸收盒放置在需要測量的空間中,加入顯色劑后,根據發生化學反應后的顏色,參照比色卡來判斷空間中甲醛的濃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產品是專門用來檢測室內、家具等特定空間內甲醛濃度的,其檢測手段容易受到環境中其他因素的干擾,出現結果偏高或假陽性現象。
因此,網傳測評視頻使用檢測特定空間甲醛濃度的產品來檢測果蔬里的“含醛量”相當于用錯了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得出的結論顯然也是不科學的謬誤。
果蔬中的微量甲醛危害健康嗎?
在生物體內,甲醛作為一種生長代謝的中間體是廣泛存在的,食用菌、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水產品甚至人體體內都會產生甲醛。一些果蔬等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會自然代謝產生微量甲醛,但這些甲醛并非人為添加或環境污染所致,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
如何正確選購果蔬并安全食用?
1.購買果蔬時可優選那些外觀完好、新鮮、無異味的。
2.生食果蔬之前,要用清潔衛生的水將其外表清洗干凈,尤其注意果蒂等不容易清洗部分。需要切開處理的,要先將手、處理熟食的案板、刀具和器具清洗干凈。不要和處理生肉、禽、蛋、魚蝦等食物的案板、刀具和器具混用。
3.建議消費者到正規、大型超市或者有相關資質的農貿(食品)市場購買果蔬食品。
4.如果懷疑因進食不衛生的果蔬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并主動向醫生告知可疑食物進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