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來源:科學辟謠平臺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2-11-24
來源:科學辟謠平臺
狂犬病是一種致命的傳染病,狗是主要的傳播源。注重對狂犬病的預防十分必要,但如果聞犬色變,對自家養的狗狗都百般禁忌、惶恐不已,甚至不負責任地棄養寵物,實屬反應過度,毫無道理可言。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相對于其他動物來說是比較通人性的,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會養一條小狗陪伴在家人的身邊。然而,新聞上經常出現很多惡狗傷人事件。被狗咬了之后,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糟了,我該不會要得狂犬病了吧?”
那么,“被狗咬”一定會得狂犬病嗎?動物中狂犬病是只有狗狗能得嗎?咱們今天就來講一講。
名字沒起好,讓狗狗獨自背了狂犬病的“鍋”
狂犬病病毒是導致狂犬病的罪魁禍首,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家伙胃口很大,會飛的蝙蝠、地上跑的狐貍、狼,受寵的“喵星人”……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是它的“下酒菜”。
狗狗因為跟我們關系最為密切,95%的人患狂犬病都是通過犬傳播引起的,不幸“背鍋”,成為狂犬病的代名詞。狂犬病發病時,神經系統遭到破壞,產生痙攣,看上去就有了“恐風恐水”的臨床表現,所以古時人們也將狂犬病稱為“恐水癥”。
“被狗咬”一定會得狂犬病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狂犬病的致病機制。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經性,在被咬傷的肌肉組織中復制,然后通過運動神經末梢入侵外在神經系統,并沿神經軸突向中樞神經系統移行,在背根神經節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在中樞神經系統增殖,引起嚴重的進行性腦脊髓炎,病毒繼續向周圍神經擴散,排到唾液中,最終往往因呼吸、循環等功能衰竭死亡。
那如何判斷寵物是否感染了狂犬病呢?患病狗狗一般情緒、行為會發生異常,易怒、口角流涎、攻擊性強、亂咬活物,但是否真的感染了狂犬病還需要專業實驗室的確認。
狂犬病潛伏期是指從感染到發病前無癥狀的時期,多數為1到3個月。被感染了狂犬病的犬、貓等動物咬傷、抓傷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發病動物舔舐口腔、眼睛等黏膜或者尚未愈合的傷口,也可以傳播病毒?;疾游锓置诘耐僖褐泻锌袢〔《荆坏┩ㄟ^抓、咬破壞我們皮膚的完整性,或舔舐我們的傷口、黏膜,病毒就可能會通過裸露的末梢神經,一直上行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人發病死亡。
也就是說,只有人體破損的皮膚和攜帶狂犬病毒的貓狗發生直接接觸,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這個感染過程才可以發生。所以,“被狗咬”并不是患狂犬病的充分必要條件,只有“與疑似感染了狂犬病的動物接觸”才存在狂犬病暴露風險。
與貓狗為伴,如何預防狂犬???
首先,被免疫背景清晰的自家狗狗咬傷了,可采用“十日觀察法”,十日內狗狗沒有發病死亡,說明它沒有狂犬病,狗主人也就沒有危險,可以停止接種疫苗;十日內狗狗發病死亡了,一定要全程接種疫苗。其次,即使不幸發生狂犬病暴露后,只要做到“三步走”,及時就醫處理,規范免疫程序,就能100%預防狂犬病。
1.立即沖洗傷口。通過流水去除傷口表面的病毒,同時輔以肥皂可以殺死表面病毒。
2.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流血的傷口,病毒可能已進入傷口內部,通過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把傷口內部的病毒也清除干凈。
3.注射疫苗。及時、規范注射疫苗,我們的身體會產生專門消滅病毒的抗體,得到“免死金牌”。
雖然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致死率是百分之百的,但是及時發現并做好狂犬病暴露后處置,保護率也是百分之百的。即便如此,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主人一定要做好以下兩點:
1.給狗狗注冊登記,按規定打狂犬病疫苗。狗狗就有了“護體神功”,再不用擔心它“交友不慎”,誤入歧途啦。
2.做一個負責任的狗主人。保護好自家的狗狗,也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
文明養犬,遛狗栓繩,避免狗狗侵擾他人;不棄養寵物,流浪狗是狂犬病的最主要來源,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危害。
作者:李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員
審核:殷文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