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6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2-05-26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養生和保健
而誘導和欺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
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那么
怎樣識別保健品消費中的陷阱?
如果中了“圈套”該怎么辦?
今天
就和您嘮嘮保健品消費那些事
↓↓↓
為何保健品“坑老”行為屢屢發生?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專家認為,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局,主要有兩方面原因:許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陪伴,內心孤獨,難以經受住推銷人員打感情牌;老年人往往難以辨別推銷人員的“釣魚”手段,保健品騙局通常是以辦健康講座、送禮品等方式進行,逐漸讓老年人放下心理防備、建立起信任感,再加上使用時下流行的專業術語故弄玄虛,讓老年人難以辨別真偽,進而購買產品。
一旦中了“圈套”怎么辦?
如果被騙金額較高或已造成其他嚴重后果,要及時報警。
如經公安機關初步核實不存在違法犯罪問題,則要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求助。
如經市場監管部門初查不存在違法行為,或經消費者協會調解無果,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細數保健品消費中的陷阱
01 借助“專家”搞推銷
一些不法商家以“訪談、講座、采訪、座談會”等形式為幌子,邀請“專家”進行“養生”講座或“義診”活動,順便兜售保健品。
02 贈送小物品相誘惑
一些不法商家打著“養生”講座的旗號忽悠老年人,以贈送雞蛋、面條等小物品相誘惑,達到推銷商品的目的。
03 “親情”拉攏為牟利
采用噓寒問暖、上門陪伴、聊天、做家務等方式,通過所謂親情服務與老年人建立起信任關系,隨后高價推銷保健品。
04 “免費試用”是誘餌
利用“免費試用”“免費套餐”“贈送體檢”等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最后要求老年人購買價格高昂的產品。
05 名頭吹噓不靠譜
一些銷售人員打著各種組織或國家補貼的旗號,讓老年人覺得不買產品就是吃虧。
06 會員優惠暗下套
一些不良商家向老年人承諾購買保健品成為其會員后,不但產品價格可優惠,如果介紹朋友過來,還有高額回扣。
07 饑餓營銷使損招
一些不法商家請所謂的“患者”現身說法,并雇人制造爭先恐后購買產品的假象,吸引老年人盡快購買。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提醒
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人,應增強防騙意識,提高識騙能力,不輕信所謂保健品能“包治百病”的謊言,不輕信虛假演示“神奇療效”的伎倆,不陷入不法人員設下的“申請補助”“健康講座”的圈套和騙局。
老年人如果對保健品有需求,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老年人的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也要常回家看看,給老人更多關照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