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5
來源:新華社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2-05-05
來源:新華社
拼版照片:上圖是1938年拍攝的延安(資料照片);下圖是2021年4月22日拍攝的延安市(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延安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有著重要地位。從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后方。
進入新時代,寶塔山下的革命圣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延安,已難見黃土高坡沙塵飛揚,通過退耕綠化、污染防治、延河治理等舉措,延安展現出了地綠、天藍、水清的新貌。老區人民實現整體脫貧,邁進全面小康的新生活。延安從黃到綠,由窮變富,紅色圣地舊貌換新顏。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60年代的延安城(資料照片);下圖為2021年5月9日拍攝的延安市(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抗戰時期延安南泥灣的生產場景(資料照片);下圖為2021年7月21日拍攝的南泥灣稻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3年4月27日,陜西省延安市梁村鄉的白生有老漢在放養自家的羊群(新華社記者陶明攝);下圖為2022年3月29日,延安市安塞區磚窯灣鎮西河口村村民苗狀在養殖基地里喂湖羊(新華社記者邵瑞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1991年3月30日,通往陜西延安的第一條鐵路——西(安)延(安)鐵路建設工程緊張進行(新華社記者張喆鋒攝);右圖是2022年4月25日,施工人員在位于延安市洛川縣的西延高鐵工地作業,不遠處一輛列車行駛在西延鐵路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