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4
來源:學習時報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2-03-24
來源:學習時報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鄧小平為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10周年題詞
1978年是共和國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5月,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如春雷乍響,引起了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驅散了人們思想的迷霧。這一年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時代最強音,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成為共和國歷史上推動思想解放的名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成為全黨的共識。如今,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基本陳列中展出了初次刊發這篇文章的中央黨校《理論動態》和全文轉載的《光明日報》原件。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的勝利,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但是,由于“左”的錯誤的思想長期影響和束縛,特別是當時黨的主要領導人堅持“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黨和國家的事業出現了在徘徊中前進的艱難局面。要從根本上扭轉“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嚴重局面,扭轉黨內長期的“左”傾錯誤,“兩個凡是”與實事求是孰是孰非,作為一個突出問題嚴肅而尖銳地橫在人們面前。沖破“兩個凡是”精神藩籬,成為糾正“左”的錯誤、開辟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前提。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在理論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實踐上為新形勢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設置了障礙;給揭批“四人幫”運動、平反冤假錯案和一些領域的撥亂反正等方面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鄧小平在尚未恢復領導職務時就旗幟鮮明地強調“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并在不同場合多次批評“兩個凡是”,陳云、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反復強調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抵制“兩個凡是”。這激發起人們對“兩個凡是”造成的思想阻礙進行反思。
1977年,時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的胡福明寫下了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文章投稿給光明日報編輯部,這篇文章幾經修改,定稿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5月10日,發表在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了這篇文章,新華社向全國轉發,文章鮮明提出“社會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個凡是”錯誤方針。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一場規模宏大、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在全國范圍開展,文章中“要敢于去觸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闡述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常識。但由于它同“兩個凡是”尖銳對立,并且觸及盛行多年的思想僵化和個人崇拜現象,因此也受到一些領導人的強烈指責,所以這場討論在萬眾矚目的同時也面臨巨大壓力。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對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予以旗幟鮮明的支持。
1978年6月,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強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但一定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一講話被作為中央文件下發并在《人民日報》上全文發表,對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和實際工作起到了巨大促進作用。中央及省級報刊共刊登討論文章650多篇,形成了以理論界為主、新聞界積極推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理論問題大討論。在領導和支持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中,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始終著眼大局,把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為這場討論的落腳點,使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過程成為引導人們思考國家向何處去這一重大課題的過程。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對促進全黨和全國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歷史轉折的思想先導,為黨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奠定了思想基礎。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全黨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定,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序幕。(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