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13
來源:中國食品報
指導單位:中共駐馬店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承辦單位:駐馬店網
時間:2021-07-13
來源:中國食品報
喝燙水能逼出體內陳年寒毒,大量出汗能排出體內毒素,防曬會引發人體嚴重缺鈣……每年一入夏,一些熱門謠言就準時“復出”,活躍在中老年朋友的朋友圈和各大網絡平臺,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這一次,在集中辟謠同時,專家們還分享了很多實用的夏日養生方法。
指導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方玲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遠宏
謠言1 空心菜是“萬毒之王”
在網上,空心菜有很多“罪名”——“萬毒之王”“重金屬菜”“抽筋菜”……
此前,有權威機構檢測顯示,我國市面上的空心菜重金屬含量均在正常范圍內。重金屬超標的農產品幾乎不可能上市。
有人說空心菜是抽筋菜,這種說法可能是來源于空心菜、菠菜等這些葉菜含有較高的草酸,而草酸會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淀,進而可能影響鈣吸收。不過,正常人很少會發生這種現象。如果空心菜在烹調時先焯一下,就可去掉95%的草酸。
謠言2 喝燙水可逼出體內寒氣
網上有文章稱,很多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是因為三伏天不注意保養導致的。只要堅持喝燙水,就能把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多喝熱水的養生法本身沒錯,但冬天畏寒怕冷并非完全是三伏天疏忽養生造成的。體質寒涼除了和生活習慣有關外,還與疾病損傷、年紀增長腎陽不足有關。
喝熱水能逼出多年寒氣的理論,中醫里并未見記載。夏季養生的重點不是把寒氣逼出去,而是要養護體內陽氣,祛除心火、濕氣。一般而言,很多人在夏天心火會比較旺盛,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心煩、失眠等不適。這時,可用竹葉5克或蓮子心2—3克泡水喝。需注意的是,竹葉、蓮子心的寒性大,不能喝太多,以免傷到脾胃。此外,還可在早飯后用山楂、陳皮、薏仁泡水喝,有助于消食化濕。
謠言3 夏喝羊肉湯,不用醫生開藥方
關于夏季進補,朋友圈熱傳著一則養生帖——《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稱三伏天吃羊肉、喝羊湯可“以熱制熱、發汗排毒”。其實,夏季喝羊肉湯進補只適合陽虛之人,大多數人在夏季呈陽盛狀態,喝多了羊肉湯或吃多了羊肉,反而會導致大便干燥、上火。就算是陽虛體質者(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等),夏季也不要大補。喜歡喝湯的人,平時可以喝點性質平和的湯飲,如苦瓜豬肉湯、玉米豬肚湯等。
苦瓜豬肉湯取苦瓜半根、豬瘦肉適量,香油、食用油適量。苦瓜洗凈、去核,豬瘦肉切成片狀,加適量清水,燒開后先將苦瓜放入水中滾一下,再放豬瘦肉,等肉熟了加調味品即可。
玉米豬肚湯取玉米3根、白果50克、豬肚1個、生姜3片。玉米洗凈,連衣、須切段狀;白果去殼、去衣、洗凈;豬肚洗凈。將食材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油便可。
謠言4 無籽水果含有大量激素
夏季是很多水果集中上市的時節。有人稱,無籽西瓜、無籽葡萄等是用避孕藥處理而來的,里面含有大量激素,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害。此外,還有人稱,西瓜瓤又紅又甜,是因為打了針。
以無籽西瓜為例,它是通過自然的二倍體西瓜與經過誘變產生的四倍體的西瓜雜交后形成的。它的染色體是三倍體,本身不具備繁殖能力,自然沒有種子。因此,西瓜是否為人工育種,與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沒有必然聯系。另外,直接在西瓜上打針是不可行的。針眼兒會給西瓜增添傷口,形成細菌通道,西瓜很快會壞掉。另外,西瓜瓤非常脆弱,如果在西瓜中打入色素、甜味劑,根本無法保證其在西瓜瓤中均勻擴散。
謠言5 早晚一碗綠豆湯,解暑又養生
夏日炎炎,不少主婦會熬一大鍋綠豆湯或沏上一壺菊花茶給家人當水喝。綠豆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手足涼、腹脹腹瀉等體質虛弱的人最好不要過多飲用,尤其是老人、兒童等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喝,以免損傷脾胃,出現腹脹、腹瀉等癥狀。
菊花茶也不宜天天喝。虛寒體質的人若長期大量飲用菊花茶,會使體質越來越虛寒,導致免疫力降低。此外,有些人也不宜常喝涼茶。涼茶雖然成分不一,但主要是由金銀花、黃芩、荷葉、藿香等組成,屬寒性。對平時體質較差或怕冷、脾胃虛寒等寒性體質的人來講,喝涼茶可能會加重狀況,導致胃疼、腹痛甚至腹瀉。
謠言6 絕大多數小龍蝦重金屬超標
有傳聞說,小龍蝦喜愛吃臭水溝里的腐食,體內有很多寄生蟲。其實,小龍蝦并不喜歡在臟水中生活,只是它的適應能力強,即便生活在污水中也能生存。此外,小龍蝦真正喜歡的食物主要是小魚、蝦、浮游生物等。
部分省市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市售的小龍蝦中的鉛、汞、砷等重金屬、農獸藥殘留含量均在安全范圍內。如果還是擔心的話,建議不要吃蝦頭和蝦黃,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大多集中在鰓和內臟中,只吃尾部的話,更是大可放心。
小龍蝦的確可能攜帶寄生蟲,但只要不生吃小龍蝦,不吃蝦頭,烹飪小龍蝦時用100℃高溫燒煮10分鐘以上,基本上就可以有效預防寄生蟲疾病。要提醒的是,死掉的小龍蝦盡量不要吃。小龍蝦體內蛋白質構成中含有大量組氨酸,小龍蝦死后,組氨酸會迅速轉化成有毒物質組胺,燒熟后也很難消除,對人體有較大危害。
謠言7 防曬太仔細會導致缺鈣
網上流傳著“涂了防曬霜會導致缺鈣”的說法。他們的理論是,曬太陽能夠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而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此外,還有文章稱,防曬霜、防曬劑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可導致內分泌紊亂,會引起性早熟、腫瘤等。
實際上,外出活動時,人們除了面部裸露在外,還有手、胳膊、腿等部位也或多或少會暴露在陽光下。哪怕陽光只是散射而非直射,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足夠這些部位的皮膚合成人體日常所需的維生素D了。此外,通常防曬劑是有時效的,其防曬效果隨時間延長而逐漸降低,因此即便將所有裸露的部位都涂抹了防曬劑,也無需擔心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
確實,防曬劑中會添加某些具有干擾激素水平作用的成分,但是添加量非常少。凡是經過相關監管部門認定的合格產品,正常使用時皆無需擔心安全性。
謠言8 大量出汗能排出體內毒素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不少中老年人運動的口頭語。他們表示,很多養生提醒里都說了:“讓汗出透了才舒服,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其實,在夏季出汗多、消耗大的狀況下,健身者更要注意把握運動的度,以免消耗過多。夏季要適當出汗,但并非要運動到大汗淋漓才好,事實上,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同時,夏季運動后人的體溫明顯升高,加上高溫天氣影響,很容易中暑,所以一般人應避免進行極限運動和無氧運動,最好采用有氧勻速運動,包括步行、游泳、舉啞鈴等。一般來說,夏季運動應選擇早晨或傍晚,運動時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
此外,還有人認為,雨后涼爽,很適合鍛煉。其實,雨后鍛煉感覺是很舒服,但是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大,濕邪很容易入侵人體,尤其在鍛煉后大汗淋漓、毛竅大開的時候,更應防止濕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