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樹名木保育技術規程》正式實施
摘要:通過土壤、水分營養等微生境改良措施,根系、枝條、主干等樹體管理措施,配合必要的設施完成古樹名木全生長周期保育,對重要古樹名木資源開展種質資源保存,為每株古樹建立個性化管理檔案。
以科技之力守護綠色“活化石” 我省《古樹名木保育技術規程》正式實施
本報訊(記者 于濤 通訊員 張香紅)4月20日,由省林業局牽頭組織,河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同參與制定的《古樹名木保育技術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正式實施,標志著我省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邁入科學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古樹名木是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活化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價值。”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王齊瑞說。然而,隨著氣候變化、病蟲害威脅及人為干擾,部分古樹面臨生長衰退、空心、枯死等問題。
為此,《規程》系統整合了林業科研院所、高校及基層管護單位的實踐經驗,首次明確了河南省古樹名木的保育范圍、保育原則、健康診斷及保育措施四大核心內容。通過土壤、水分營養等微生境改良措施,根系、枝條、主干等樹體管理措施,配合必要的設施完成古樹名木全生長周期保育,對重要古樹名木資源開展種質資源保存,為每株古樹建立個性化管理檔案。
此外,《規程》突出科技手段的應用,對古樹生長環境、病蟲害風險進行實時監測預警。“《規程》的實施,為傳承生態文明、守護歷史記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省林業局生態建設修復處三級調研員鄢廣運說。
據了解,目前我省現有散生古樹名木32954株,古樹群777個286507株。現存古樹名木涵蓋銀杏、側柏、國槐等47個樹種,其中嵩陽書院“將軍柏”等2株古樹、太昊陵側柏群等6個古樹群,分別獲得全國“最美古樹”“最美古樹群”稱號。
近期,省林業局計劃啟動古樹名木司法保護行動,通過發布司法保護令等形式,增強全社會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