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汝光:方寸天地間的幽香人生
摘要:“每株蘭花都是會說話的生命。”為掌握蘭花習性,鄒汝光翻閱多本專業典籍;花房外處處可見鄒汝光的作品。壁掛花盆里垂落著成串的文心蘭,金黃花瓣如振翅欲飛的蝴蝶……這些精心培育的盆栽,既呼應著小區的整體景觀,又暗藏著他對花草的鐘愛。鄒汝光說。
記者 高琳琳
晨光熹微中,駐馬店移動花園小區的林蔭小徑隨風飄來蘭花的幽香。養蘭人鄒汝光手持花剪穿梭其間,彎腰查看蘭花長勢。鄒汝光與蘭花相伴25載,用滿院芬芳釀出獨特的詩意人生。
近日,記者來到移動花園小區,發現小區西隅,鋼架玻璃構筑的陽光花房自成秘境。千余盆蘭花在溫度適宜的花房里自在舒展、錯落有致。當下正值蕙蘭花期,微風拂過花香陣陣,“程梅”的雍容華貴與“大一品”的翠綠清雅相映成趣,“元字”(南陽梅)挺拔的花梗撐起疏朗風骨,“關頂”赤紅的花桿燃起生命的熾烈。奇花異草間,大白菜蘭的層疊花瓣如雪浪翻涌,紫砂星的星斑在晨光中若隱若現。
“每株蘭花都是會說話的生命。”鄒汝光輕撫葉片,調整加濕器的動作宛如對待初生的嬰兒。
2000年,朋友送給鄒汝光一株春蘭,這抹綠意后來成了鄒汝光的半生牽掛。從自制簡易花架到搭建專業花房,25年間,鄒汝光將業余時間傾注在這些“綠色精靈”上。為掌握蘭花習性,鄒汝光翻閱多本專業典籍;為模擬原生環境,他自制自動啟動控制系統、調配專用植料。
“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貧窮而改節。蘭花教我讀懂時光、品味生活。”清晨巡園時,鄒汝光駐足凝視待放的花苞,“這些年在等花開的過程中,把自己等成了園丁。”
匠心不止于方寸之間。花房外處處可見鄒汝光的作品。青灰色陶盆里的石斛蘭攀附枯木而生,葉片在晨風中輕顫;壁掛花盆里垂落著成串的文心蘭,金黃花瓣如振翅欲飛的蝴蝶……這些精心培育的盆栽,既呼應著小區的整體景觀,又暗藏著他對花草的鐘愛。
“看著它們抽箭、孕蕾、綻放,就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鄒汝光說。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