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種菜人:小“銀刀”割出大產業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朝)3月31日,凌晨4時的西平縣五溝營鎮蔬菜基地,400盞頭燈刺破夜幕,照亮4000畝翡翠般的菜畦。來自南方的職業種菜人身體彎成整齊的弧度,銀色的小刀翻飛間,奶白心菜精準保留10厘米根莖。這是這些種菜人40余年淬煉的肌肉記憶。
給蔬菜噴灑水
五溝營鎮的蔬菜基地由西平縣海藍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及河南光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組成。公司以畜禽飼養、蔬菜種植、智慧農業為產業主線,走“養殖基地——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有機肥生產——綠色蔬菜種植——冷鏈物流配送”綠色生態循環綜合農業之路,逐步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候鳥種菜人成為這條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
南方候鳥種菜人在西平團結協作,共同勞動。
海藍牧業總經理代紅艷介紹,職業種菜人來自廣東、廣西、云南及貴州等地。在蔬菜基地中央位置,公司為這些種菜人打造候鳥社區,整齊的房舍間飄著臘肉的香氣。公司也給予這些職業種菜人優厚的待遇,社區開通了5G網絡系統,每家都有灶臺,可以做從家鄉帶來的臘肉炒菜。公司還包了他們的來往路費。在公司的協調下,當地的幼兒園還安排車輛接送他們的孩子上下學。
天黑勞作
頭燈刺破黑幕
時下,天氣漸熱,蔬菜長得快,工人為了采摘最好的蔬菜,每天四五時就出工,晚上戴著頭燈奮戰在菜地里。這些職業種菜人每年春節過后便來到五溝營鎮,一直忙碌到12月,帶著一筆豐厚的工錢回家過個快樂年,第二年的3月初又陸續返回。
夫妻倆帶著孩子并肩勞動
他們中大多是一家數口人在這里,有的是一家三代人都在這里。青年小韋來自貴州紫云縣,其父母親、岳父母還有小娃娃,一起生活一起勞動,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
精細摘菜 在菜地,他們將收割的蔬菜放入菜籃,再送入冷藏倉庫,第二天一大早這些新鮮的蔬菜便踏上疾馳南方的貨車,再過10多個小時,出現在深圳、廣州、東莞、南寧等城市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有些蔬菜則會漂洋過海到國外。
這場持續數年的南北協作,正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勞動場景,書寫著現代農業的“清明上河圖”。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