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周邦采烈士 傳承革命精神
摘要:每到清明節前夕,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的人們,都會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王坡村,祭奠烈士英靈,追尋周邦采為中國革命艱苦奮斗的足跡。周邦采烈士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每年清明節前夕的祭奠活動,不僅是對烈士英靈的緬懷,更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駐馬店網訊(記者 高琳琳)在驛城區水屯鎮王坡村,每年清明節前夕,都會出現這樣一幅莊重肅穆的畫面:人們懷著崇敬與緬懷之情,從四面八方趕來,為的是紀念一位在這片土地上英勇犧牲的烈士——周邦采。這片承載著革命記憶的土地,在時光的流轉中,始終散發著不朽的紅色光芒。
周邦采出生于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彼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人民深陷于苦難的深淵。然而,他沒有被黑暗的現實所嚇倒,而是毅然投身革命,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為實現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參與了無數艱苦卓絕的斗爭,為革命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全國,革命形勢極為嚴峻。周邦采受黨組織的派遣,來到駐馬店開展革命工作。他深入農村,發動群眾,傳播革命思想,點燃了當地革命斗爭的火種。在這片土地上,他組織農民運動,與反動勢力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不幸的是,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周邦采為了掩護戰友轉移,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最終,因寡不敵眾,他壯烈犧牲在王坡村這片土地上。他的犧牲,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劃過夜空,雖然短暫,卻照亮了革命前進的道路。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但周邦采烈士的事跡從未被人們遺忘。每到清明節前夕,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的人們,都會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王坡村,祭奠烈士英靈,追尋周邦采為中國革命艱苦奮斗的足跡。
清晨,陽光灑在王坡村的土地上,人們陸續來到烈士犧牲地。他們手持鮮花,神情凝重,靜靜地排著隊,向烈士敬獻花籃。在莊嚴的氛圍中,人們鞠躬默哀,表達對烈士的無限敬仰和深切懷念。
大家駐足凝視,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目睹了周邦采烈士的英勇事跡。
一位前來祭奠的年輕人感慨地說:“周邦采烈士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位退休教師也深情地說道:“每年清明節前夕,我都會帶著學生們來到這里,讓他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周邦采烈士的事跡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讓孩子們永遠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在祭奠活動結束后,人們并沒有匆匆離去,而是在王坡村的土地上漫步,感受這片土地所蘊含的革命精神。他們深知,周邦采烈士的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他們決心將這份革命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為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周邦采烈士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每年清明節前夕的祭奠活動,不僅是對烈士英靈的緬懷,更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