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女孩身患頑疾 醫生用35天解除
通訊員 周甜
近日,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三科再次傳來捷報,經過35天的系統治療,患有分離(轉換)性障礙(俗稱“癔癥”)的13歲初中生小雅(化名),順利返校開啟新生活。這一成功案例不僅讓醫護團隊倍感欣慰,更在當地教育系統引發關注,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預的典范。
小雅是一名13歲女孩,小時候父母經常在外打工,她跟著姥姥和姥爺生活,后跟隨父母到深圳上學。小學6年級時,小雅開始出現間斷性情緒不好,經常發呆、愣神。進入8年級后有自傷行為,控制不住用指甲掐自己腳、抓自己腿,曾用小刀劃傷自己左臂,劃完之后感覺到舒服。曾經因瑣事和母親吵架,晚自習時出現臉麻木、手抖癥狀,控制不住想哭。在深圳多家醫院住院治療,均未發現明顯異常,未查出原因,住院期間,在醫院走廊時想哭,上肢不自主抽搐。
后來,小雅到鄭州某醫院就診,醫生考慮為“抑郁焦慮”。在鄭州住院期間她憑空聽到有聲音喊自己,治療一段時間后回到深圳上學,2天后又出現抽搐,每次發作持續1小時左右,發作時腦子一片空白,意識不清,無法上課。據小雅父母稱,小雅自8年級以來幾乎沒有上過課,一直在輾轉各醫院看病。
前不久,小雅母親經朋友介紹帶著她來到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就診,通過心理測評、腦功能評估及家庭訪談,該院兒童青少年心理三科團隊確診其為“分離(轉換)性障礙”。
“兒童分離(轉換)性障礙的治療并不難,它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培養兒童良好的性格,消除誘發因素,如避免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恐嚇,多關心孩子等。發現孩子出現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兒少三科主任祁博的一席話讓小雅父母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小雅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再配以運動療法,35天后痊愈出院,目前已經返回學校就讀。
分離(轉換)性障礙舊稱“歇斯底里癥/癔癥”,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現為分離癥狀,如分離性遺忘、分離性情感爆發、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等,其自我意識障礙非常突出,具有發作性,發作后意識迅速恢復,另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現為轉換癥狀,包括轉換性運動障礙和轉換性感覺障礙,同時缺乏相應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