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胃炎是常見的疾病,雖然患病率很高,但并不如胃潰瘍那么折磨人,因而也常常被忽視。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多樣,但臨床癥狀無特異性。最大的特點是消化不良,以及隨之而來的腹脹、反酸、食欲減退,胃痛以隱痛和鈍痛為主,尤其在進餐時或飽餐后,少數嚴重者才會劇烈絞痛。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和(或)腺體萎縮性病變,病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發病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慢性胃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癥狀和改善胃黏膜炎癥。治療原則如下:
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胃癌等多種胃病發生密切相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最終均會發展成胃炎,約20%會發展成消化性潰瘍,少于1%會發展成胃癌。反復出現胃部不適者、胃鏡提示胃炎伴糜爛或潰瘍者、有胃癌家族史者,行胃鏡檢查的同時,建議行幽門螺桿菌呼氣檢驗,結果陽性者須行根治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黏膜組織得到改善,對預防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等有重要意義,對改善或消除消化不良癥狀具有一定作用。治療藥物為全球統一的三聯或四聯方案。
抑酸治療。有胃黏膜糜爛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癥狀為主者,可根據病情或癥狀嚴重程度接受抑酸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抑酸藥物為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另外還有氫氧化鋁、氧化鎂等作用較弱的抗酸劑。
胃黏膜保護劑。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膠體鉍制劑、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進胃黏膜糜爛愈合。
促動力藥。上腹飽脹或惡心、嘔吐的發生可能與胃排空遲緩相關,促動力藥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和多潘立酮等可改善上述癥狀,并可防止或減少膽汁反流。
助消化藥物。具有明顯的進食相關的腹脹、納差等消化不良癥狀者,可考慮應用助消化藥,如復方阿嗪米特、復方消化酶膠囊、各種胰酶制劑等。
另外要避免使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紅霉素、糖皮質激素等。
良好的飲食習慣、科學的作息規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對胃的最佳保護,也是藥物治療的基礎。對于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的人群來說,用藥過程中,需要了解最佳服藥時間、用藥療程等,以期藥物療效最大化,保護一個吃嘛嘛香的胃。(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 李震)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