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語|“土特產”里的鄉村振興密碼
摘要:在青海,明確“鄉村振興要突出農牧民增收這個重點,加快推進高原特色種業振興行動,發展綠色有機農牧業,打響高原土特產品牌”。產業振興,一頭連著農民的好就業、穩收入,一頭連著農村的生機和活力。一個個“土特產”正變身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鄉親們的“金扁擔”越挑越穩。
“小粒咖啡嗎?”
“小粒咖啡,云南的小粒咖啡。”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南麗江古城考察,同商家店主和游客親切交流,點贊“云南咖啡還是代表著中國的”。
云南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孕育出醇香回甘的小粒咖啡。小小一粒咖啡豆,正在變成當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金豆豆”。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產業。
“云南本地產的茶很多,當年就是茶馬古道,中藥材歷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還是橡膠主產區,有熱帶亞熱帶的水果堅果……這些特產都是你們的王牌,要繼續把王牌打好。”
總書記這番話,道出了鄉村振興的密碼。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
“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
......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無論是出席中央有關會議,還是赴地方考察,總書記都十分關注關心“土特產”的培育、生產和銷售等問題,給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把脈開方。
“土特產”扎根于“土”——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有什么樣的水土,播撒什么樣的種子;有什么樣的資源,發展什么樣的產業。
陜北黃土高原,晝夜溫差與充足光照造就延安蘋果的脆甜多汁。總書記指出陜北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
基于一方水土,深挖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通過培育、激發特色產業生命力,讓沉睡的土地煥發新生機。
“土特產”鮮明在“特”——
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風情,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廣西柳江之畔,酸筍與石螺的碰撞醞釀出螺螄粉的獨特風味,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小米粉搞出了大產業。總書記在考察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時指出,發展產業一定要有特色。
“螺螄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產業。”
深挖“土特產”背后的歷史、文化價值,更好地提高產品附加值,走出一條富有鮮明特色,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擦亮“金字招牌”。
“土特產”煥發在“產”——
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真正建成產業、形成集群,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年來,總書記在各地考察中多次就此叮囑。
在海南,強調“鄉村振興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繼續做強做大有機農產品生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
在貴州,指出“要立足縣域產業基礎,注重分工協作,錯位發展、串珠成鏈”。
在青海,明確“鄉村振興要突出農牧民增收這個重點,加快推進高原特色種業振興行動,發展綠色有機農牧業,打響高原土特產品牌”。
......
小小“土特產”,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美好生活。產業振興,一頭連著農民的好就業、穩收入,一頭連著農村的生機和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部署:“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總書記始終把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放在心上。這次在云貴考察,總書記進一步強調:
“在產業發展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廣東茂名的荔枝結出“甜蜜果”;
山西大同的“忘憂草”開出“致富花”;
重慶中益的黃精搖身一變,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黃金”;
還有陜西柞水的木耳、山東棗莊的石榴、江蘇鎮江的草莓、河南光山的油茶、寧夏賀蘭山的葡萄酒......越來越多的“蘋果村”“木耳鄉”“黃花鎮”涌現。
一個個“土特產”正變身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鄉親們的“金扁擔”越挑越穩。
策劃:黃慶華
主筆:喬煜城
設計:郭潔宇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