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從云貴行一寨一城看文旅融合
摘要:游客在游覽侗寨時,能夠親身體驗侗族大歌的演唱魅力,領略侗族建筑的獨特風格,從而加深對侗族文化的感知和欣賞。目前,在消費升級和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融合早已不再是簡單的產業疊加,而是要將文化底蘊、旅游體驗、人文情懷緊密交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聯播+ 2025年3月17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貴州、云南,開啟兩會后首次地方考察。此次跨省考察,總書記走進一寨一城,都提到了一個命題——文旅融合。
在貴州,總書記來到位于黔、湘、桂三省區交界處的“侗鄉第一寨”肇興侗寨。在同當地干部群眾圍坐火塘邊交流時,總書記強調:“民族地區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顯它的光彩。”
彩云之南,玉龍雪山腳下,麗江古城默默佇立了八百余年。在這里,總書記指出:“這里的文化、風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文旅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文旅產業要走一條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文旅融合發展,既是時代課題,也是發展任務。2018年被稱為文旅融合元年。這一年,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掛牌組建為標志,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工作翻開了嶄新一頁。這次部門重組也被形象地稱為“詩和遠方的牽手”。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有著天然聯系。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說:“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短短八個字為文旅融合發展指明了清晰路徑。
此后,全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文化和旅游領域人員交流、項目合作等日益增多。文旅相互賦能、相互促進產生了“1+1>2”的化學反應。
以文塑旅 深挖地域文化底蘊
2024年10月4日,山西朔州,應縣木塔景區游人如織。
文化是提升旅游品質的核心要素。當前,一個文化IP帶火一座城的現象屢見不鮮。融入文化元素、打造文化主題、挖掘文化內涵,成為各地豐富旅游產品、提升旅游體驗、塑造個性化服務的重要路徑。
從承載著人們對“大唐盛世”無限遐想的大唐不夜城,到“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芙蓉鎮,再到赴一場“長桌宴”、喝一次“高山流水”酒的西江千戶苗寨……擁有豐富人文資源、浸潤著歷史文化氣韻的地方,總能夠吸引游客慕名前往。
文化要素正在全面融入旅游產業的各個環節。從文化主題酒店、民宿到主題公園、特色街區,再到地域美食、旅游演藝,文化不再是櫥窗里的展品,而是各種可參與、可體驗的鮮活形式。
這種沉浸式文化體驗構建的,正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層動力和吸引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把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轉化為旅游業的持久魅力”,旅游也“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以旅彰文 反哺文化遺產保護
旅游為文化傳承提供了重要載體和傳播渠道。通過發展旅游產業,許多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護與傳承。
2025年3月18日,侗族群眾在貴州省黎平縣肇興侗寨為游客演唱侗族大歌。
總書記此次考察的肇興侗寨,通過發展旅游業,使侗族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廣泛傳播與傳承。游客在游覽侗寨時,能夠親身體驗侗族大歌的演唱魅力,領略侗族建筑的獨特風格,從而加深對侗族文化的感知和欣賞。
作為國家5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內分布著七個社區。其中身著“披星戴月”羊皮披肩的納西族居民,可謂是古城內的獨特“風景”。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僅增加了納西族居民收入,也有力反哺了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
放眼全國,傳統非遺技藝與旅游碰撞出無限“活力”:技藝傳承人更多了,展示舞臺更大了;文化遺產與旅游碰撞出絢爛“火花”:遺址保護得更好了,文化內涵傳播得更遠了。
在文旅融合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地區對地域文化挖掘不夠深入,旅游產品缺乏文化內涵和獨特性;有些地方在開發過程中忽視了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過度商業化,破壞了地域文化。
此次云貴行,總書記要求:“要深化文旅體融合,豐富旅游業態”“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的文旅發展之路”。
“持續健康”正是未來文旅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目前,在消費升級和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融合早已不再是簡單的產業疊加,而是要將文化底蘊、旅游體驗、人文情懷緊密交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以更開放的胸懷、更創新的思維、更可持續的方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定能讓“詩與遠方”在山水間共舞。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孟利錚
校 對丨蔡純琳 魯楊 宋春燕 李英卓 毛長志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支 持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