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協議離婚,房貸歸對方,另一方還用還款嗎?
離婚時約定“房貸歸對方還”,自己就能免除責任嗎?銀行還能追責嗎?本文通過真實案例,解析離婚后房貸責任的法律認定規則,提醒夫妻雙方警惕“離婚協議”背后的法律風險!
基本案情
2020年,文某(男)與王某(女)協議離婚,約定婚后共同購買的房產歸文某所有,王某應分割的財產折抵為子女撫養費以及王某應分擔的房貸。離婚后,文某因經濟困難連續數月逾期還款,銀行將文某、王某共同訴至西平縣人民法院,要求二人共同償還剩余貸款本息。王某辯稱,離婚協議寫明了房貸歸男方還,自己不應該承擔還款責任。
法院審理
法院審理后認為,貸款發生在文某、王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系二人為了購買住房所產生的債務,應屬于夫妻共同債務。雖然文某和王某已協議離婚,并對財產分割作出約定,但該約定僅在二人內部有效,不能以此對抗債權人銀行,故王某仍需對房貸承擔還款責任,最終,法院判令文某、王某二人共同償還房貸。
法官說法
離婚并不等于債務免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的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事后追認的債務,屬于共同債務。房貸用于購買夫妻共同房產,即便雙方在離婚協議中約定房貸由一方承擔,但該協議僅是夫妻二人內部約定,不對第三人產生約束力,債權人仍有權要求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而按照離婚協議約定不承擔還款責任的一方償還貸款后,可依據離婚協議向另一方追償,但相應的追償成本和風險需自行承擔。另外,即使離婚后房產過戶給一方,若未與銀行協商變更貸款合同,原共同借款人仍需承擔還款責任。因此,離婚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一、及時結清或變更貸款手續。協商提前還貸,或與銀行簽訂《貸款主體變更協議》,由房產歸屬方單獨承擔債務。二、完善離婚協議條款。明確約定違約追償責任,如“若一方未按時還貸,需賠償另一方損失”等,并公證留存證據。三、保留還款記錄。若代償房貸,務必保存轉賬憑證、溝通記錄,便于后續追償。法官在此提醒,離婚不是逃避債務的“擋箭牌”,法律面前需謹慎!夫妻雙方應在離婚時妥善協商房貸處理方案,必要時咨詢專業律師,避免因“糊涂賬”引發二次糾紛!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條: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三十五條: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夫妻共同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后,主張由另一方按照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承擔相應債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西平縣人民法院 孫莉芳)
責任編輯:徐小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