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母親——馬秀榮
摘要:當時孩子還小,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經營樓板廠,她一天忙到晚,早上五點起床做好飯,幫丈夫穿好衣服,再喂丈夫吃飯吃藥,吃罷飯把丈夫推到樓板廠開始工作,晚上吃罷晚飯幫丈夫擦身洗腳,直到11點才能休息,就這樣不離不棄照顧12年,她丈夫2008年去世。
孫保同 孫彥軍 文/圖
在遂平縣常莊鎮大王莊村,人們一提起馬秀榮,都豎起大拇指,稱她是好人,最美母親。
良好家風代代傳,自強不息,貢獻突出
1947年6月12日,馬秀榮出生在上蔡縣黃埠鎮馬莊村的一戶貧苦人家。三年困難時期,她家姊妹兄弟五人,她是大姐,上了一年學就輟學,在家幫助父母干活,挖野菜,采榆葉,一次她父親上樹采榆葉時,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腿摔斷了,母親身體也不好。他14歲就擔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擔。學做麻繩生意,白天坐船到河南涯王橋買麻,晚上紡麻繩,跟著本村的大人背著麻繩到漯河去賣。從小養成自強不息的性格,不服輸。1970年12月嫁到遂平縣常莊鎮大王莊村,她把良好的家風又帶到大王莊,她上有公婆,又有妯娌四個,她上敬公婆,團結妯娌,夫妻相愛,每年都被村里評為好媳婦。
她丈夫王四安在鄉里工作,家里的事她全包下,犁地,耙地,搖耬撒種,揚場,樣樣工作都能干。上世紀九十年代,她看農村蓋房越來越多,就和丈夫合計著辦樓板廠,她由于重質量,講信用,廠子越辦越大。現在她又創辦了一個東方水泥預制構件有限公司,安排附近村民100多人在她廠就業。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1996年2月,她的丈夫王四安得了腦血栓,癱瘓在床臥床不起。當時孩子還小,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經營樓板廠,她一天忙到晚,早上五點起床做好飯,幫丈夫穿好衣服,再喂丈夫吃飯吃藥,吃罷飯把丈夫推到樓板廠開始工作,晚上吃罷晚飯幫丈夫擦身洗腳,直到11點才能休息,就這樣不離不棄照顧12年,她丈夫2008年去世。
她有三個子女,兩個兒子都被培養成共產黨員,現在一個是村黨支部書記,一個是企業黨支部書記,一個女兒被培養成大學生。現在兒孫滿堂,有三個孫女,兩個孫子都是大學生,其中一個是研究生。
勤儉持家,團結鄉鄰 ,大德大愛,無私奉獻
從小過慣了苦日子;現在富裕還堅持勤儉節約的好作風,從一點一滴做起,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每次孩子給她買衣服,她都謝絕,她說:“我這衣服還能穿,就這比以前強的多了。”中午的飯吃不完,晚上熱一熱再吃。她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她幫鄉鄰卻很大方,蔣莊村一個賣菜的,一挑子菜她全買下,給這家一把,給那家一把。她走娘家時碰見四個老鄰居,每人給他們200元。弟媳見了就說她:“姐,你這一會八百塊錢就沒了。”她卻說:“我現在比他們強,幫幫他們我心里得勁。”
最近幾年春節回家,她買好多水果、點心,挨家送,有的還給壓歲錢。
她不但對自己鄰居是這樣,而且不論是誰有困難,她都樂意去幫。上蔡縣黃埠鎮黃埠村有一個學生叫曹夢珍學習很好,因家里父母有病,還有一個弟弟正上初中,自己準備輟學。這件事被馬秀榮知道后,隨即找到她,鼓勵她繼續上學,還資助她弟弟曹禎,她今年考上了北京人民大學,她弟弟也考上了上蔡一高,目前還在繼續資助。
汶川地震捐贈5000元。
鄭州新鄉發洪水期間,她購置了三拖車方便面、礦泉水、蔬菜、面粉,親自送到災區。
疫情防控期間,她購置了口罩、方便面、消毒液等送往村鎮防控點,價值達15萬元。
為了支持村里鄉村振興,捐贈二十萬元,修道路一公里……
群眾說:“馬秀榮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完。”
為政府分憂,確保大局穩定
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是人民群眾共同心愿,也是馬秀榮時刻關心的事,村里有打架斗毆,鬧矛盾的事,馬秀榮就要去說道說道,一說道就成,矛盾即可化解。村里有個叫王喜的村民,經常到鎮里上訪,影響鎮里工作,馬秀榮親自到鎮上把他說回來,給他講穩定的重要性,還借給他200元錢和兩雙新被子。從那以后他再也不上訪了,村黨支部夸馬秀榮是村里的好參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