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委完成DeepSeek部署 數字孿生黃河加速邁入AI時代
摘要:進入工作場景頁面,記者看到,黃委水利大模型服務平臺包括防汛四預大模型、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大模型、工程安全運行管理大模型、水土保持大模型、政務辦公大模型、數字孿生花果山、數字孿生三門峽、智慧小夏、知識平臺等多個板塊。
基于微調的DeepSeek大模型,采用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調用三門峽專屬知識庫,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同時,全面賦能防汛支撐、工程管理、庫區管理等業務……這是國產大語言模型DeepSeek在黃河工程安全與運行管理方面生動應用的一個縮影。
3月12日,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傳來消息,黃委加快實施“人工智能+水利”行動,已經完成國產大語言模型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與黃河保護治理業務深度融合,助力數字孿生黃河邁入AI時代。
“您好!我是黃委水利大模型。”進入工作場景頁面,記者看到,黃委水利大模型服務平臺包括防汛四預大模型、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大模型、工程安全運行管理大模型、水土保持大模型、政務辦公大模型、數字孿生花果山、數字孿生三門峽、智慧小夏、知識平臺等多個板塊。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在黃河防汛方面,借助DeepSeek的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NLP)算法,同黃河水利已建知識圖譜結合起來,通過語義交互系統,初步實現了對黃河防汛形勢、預報預警以及黃河相關專業數據庫中的海量信息進行快速檢索并分析,生成圖文結合的方案報告。
大模型探索建立了對DeepSeek友好的水利模型快速注冊及耦合計算框架,實現自然語言驅動下DeepSeek對黃河防汛指令的語義解析、邏輯推演及水文預報—水庫調度—水動力演進模型協同運算,生成涵蓋洪水預報、風險預警和調度影響評估的動態決策報告,提升“四預”機制響應效能。
據水利部最新消息,目前全國已基本形成涵蓋23顆遙感衛星、2500架無人機、200萬處視頻點位,15.5萬個地面水文報汛站,千萬級工程安全監測點位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全國水利一張圖持續更新,40余項自主可控水利專業模型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構建支撐動態計算的模型平臺,水利人工智能大模型開展業務化應用。
“下一步,黃委將加強大模型技術與黃河保護治理業務應用的融合研究,拓展數字孿生黃河智能應用場景,以新質生產力助推黃河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譚勇 通訊員 黃夢思)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