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人民檢察院為淮海戰役汝南籍烈士尋親
摘要:淮海戰役部分汝南籍烈士: 余邵清(余紹青),汝南縣余村人,1945年7月入伍,1946年3月入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一〇旅三一團排長,1948年12月在西山村戰斗中犧牲,時年40歲。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牛志敏 龔旭陽)1948年11月6日,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在黃淮海平原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以60萬對敵80萬,打贏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一次輝煌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大決戰的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解放軍的傷亡最大,解放軍陣亡25954人,傷98818人,失蹤11752人,合計136524人,敵我損失比為4.06:1,超過其他兩次戰役傷亡的總和,占大決戰總傷亡的53.8%。這其中就有許多英雄的汝南兒女,被安葬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烈士陵園。
青山埋忠骨,故土念英魂。77年后的今天,讓我們再次響亮地讀出他們的名字——余紹清、余小卿、王永清……時間流轉,烈士們的個人基本情況已不太清晰準確,讓我們共同接力,積極提供線索,為烈士照亮“回家”路。
如您是烈士親屬或有相關線索,請及時聯系汝南縣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電話:8048197、15236972322。
淮海戰役部分汝南籍烈士:
余邵清(余紹青),汝南縣余村人,1945年7月入伍,1946年3月入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一〇旅三一團排長,1948年12月在西山村戰斗中犧牲,時年40歲。
陳秀俊,汝南縣陳莊村人,1948年11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一〇旅三〇團戰士,1948年在楊圍子戰斗中犧牲,時年25歲。
彭國少,汝南縣黃莊村人,1948年11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一〇旅三〇團戰士,1948年在楊圍子戰斗中犧牲,時年20歲。
陳廷新,汝南縣黃菜莊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一旅三一團戰士,1948年在大楊莊戰斗中犧牲。
陳福元,汝南縣東關村人,1948年11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二二旅戰士,1948年12月8日在沈莊戰斗中犧牲,時年40歲。
任明有,汝南縣大任營村人,1947年12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二二旅五團戰士,1948年12月13日在沈莊戰斗中犧牲,時年24歲。
楊起先(楊超先),汝南縣楊莊村人,1948年11月入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七旅十九團班長,在淮海戰役中犧牲,時年25歲。
郭來孩,汝南縣郭莊村人,1947年1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七七團戰士,1948年12月8日在張圍子戰斗中犧牲,時年28歲。
李世保,汝南縣小李莊村人,1947年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七九團班,在張圍子戰斗中犧牲,時年26歲。
丁學禮,汝南縣沙口集人,1946年9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七九團班長,宿縣大白莊犧牲,時年40歲。
責任編輯:徐小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