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疾控中心生物樣本庫獲國家認證
摘要:??2 ??身份升級:樣本存量可達300萬份 ??打開冰箱,一排排凍存架映入眼簾,整齊擺放的凍存盒內存放著一支支凍存管。
省疾控中心生物樣本庫獲國家認證,記者實地探訪——
這里藏有生命的密碼
省疾控中心生物樣本庫一角。王建坡 攝
生物樣本庫里的凍存管。記者 李曉敏 攝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線公布,河南省疾控中心生物樣本庫獲批人類遺傳資源保藏行政許可,河南省疾控中心成為全國首家獲此資質的省級疾控機構。“生物樣本庫”里存了什么?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3月10日,記者深入實地,一探究竟。
1
記者探秘:年齡最長樣本已“45歲”
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的省疾控中心大樓一層,就是“生物樣本庫”的所在地。
這片占地720平方米的空間,被劃分為樣本保藏區、接收區、整理區、實驗區等多個功能區域。從2007年成立生物資源室,到如今配備智能溫控系統的現代化樣本庫,省疾控中心生物資源室主任許玉玲親歷了全過程。“以前每天要人工記錄十幾次溫度,現在手機就能實時監控,樣本就像住進了五星級酒店。”她說。
在“非高致病性資源保藏區”,記者看到,21臺大型冰箱整齊排列,每臺冰箱都有專屬編號,顯示屏上實時更新著內部溫度,大多穩定在零下77℃至零下81℃之間。
冰箱內,靜靜存放著10余萬支含有人類遺傳資源的樣本,涵蓋血液、尿液、腦脊液等多種類型。這些樣本源自省疾控中心過往開展的慢性病調查、疾病監測以及疫情處置等工作。其中,最早的一批樣本來自1979年,當時省疾控中心在應對“布病”疫情時,采集的含有布魯氏菌的樣本,歷經40多年的時光,它們依然在這里“沉睡”。
“必須兩人同時在場,才能開啟冰箱。這是出于嚴格的安全考慮。”許玉玲介紹。樣本庫的安全防護堪比金融系統,每份樣本都要經歷三重“加密”:物理編碼剝離個人信息,電子標簽實施權限管理,數據傳輸采用量子加密技術,全方位保障樣本信息的絕對安全。
2
身份升級:樣本存量可達300萬份
打開冰箱,一排排凍存架映入眼簾,整齊擺放的凍存盒內存放著一支支凍存管。每支凍存管宛如一個微型“生命膠囊”,封存著中原大地獨特的“生命密碼”。它們中既有黃河流域的特殊基因樣本,又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戰略物資”。
“原則上,不同樣本的保藏期限也不同,工作人員會定期對這些樣本抽查,一旦發現不合格,便會及時處理。”許玉玲說。
記者了解到,在我省,除了省疾控中心的“生物樣本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等醫療機構也擁有自己的“生物樣本庫”。
“醫療機構的生物樣本主要來源于臨床患者,側重于攻克某種疾病,而我們的樣本更傾向于疾病預防。”許玉玲說。
新獲批的資質將為樣本庫帶來怎樣的改變?
“獲批后,省疾控中心生物樣本庫的業務范圍將全面升級。”許玉玲介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擴大接收范圍,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人類遺傳資源的保藏工作,重點收集保藏具有地方特色和科研價值的人類遺傳資源,進一步豐富樣本庫的多樣性;二是深化科研合作,充分利用保藏的資源,推動跨機構間科研合作與技術轉化,助力科研突破和疾病防控。
根據規劃,省疾控中心樣本庫最大容量可存儲300萬份。
3
生物銀行:助力精準預防
在業內人士看來,“生物樣本庫”又被稱為“生物銀行”。它們對老百姓有什么影響?
“生物樣本庫保存的大量生物樣本,為疾病預測和早期篩查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研究人員可從中分析遺傳信息、生物標志物等,提前識別疾病風險人群,實現早期干預。”許玉玲說,例如,分析樣本中的基因突變或蛋白質標志物,可預測某些癌癥、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病風險,為精準預防奠定基礎。
同時,生物樣本庫的數據有助于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風險因素,為公共衛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多學科交叉的平臺,生物樣本庫還促進了生物醫學、遺傳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合作。這種合作加速了新技術在精準預防醫學中的應用,如生物信息學分析用于疾病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
“這里保存的不僅是樣本,更是戰勝疾病的希望。”許玉玲說,隨著樣本量的增加,這些沉睡的“生命密碼”將孕育無限可能——也許某個豫北村莊的基因樣本,就是破解糖尿病難題的鑰匙;或許某個病毒的遺傳信息,可以幫助研發出更有效的疫苗。
“我們希望保存的資源能發揮更多作用。”許玉玲表示,未來通過構建“樣本+數據”雙平臺,生物樣本庫能更好地助力科研突破和疾病防控,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生物銀行也被稱為生物樣本庫,科學家、醫生或者一些企業會把自己在科研、醫療或者研發過程中獲得的生物材料存進生物銀行,在需要使用的時候再申請提取出來。
在生物銀行中,也有被稱為“四大行”的存在。(記者 李曉敏)
●菌株銀行
菌株銀行,顧名思義,就是保藏微生物菌種的。我們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微生物。
●基因銀行
在基因銀行里最重要的是人的基因庫。此外,重要的實驗動物、珍稀野生動物、珍稀植物、藥用植物和微生物也都會有基因庫。
有一些人類的遺傳疾病,也可以通過特殊的基因修飾手段,得到有效的治療。
●細胞銀行
臍帶血中含有非常多的干細胞。干細胞具有無限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夠發育成神經、血管或者各種組織器官。
●種質銀行
種質資源庫對于農林牧漁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種植業、養殖業還是水產行業都有自己的種質庫,這也是大家現在可以吃到全球各地珍饈美味的重要原因。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