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春季精神疾病高發?怎么辦?
春天是抑郁癥、焦慮癥、失眠等多種精神疾病的高發期,每年的3-5月份精神疾病復發率占到全年的70%以上。為什么這么高?該怎么辦?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及緩解這些癥狀,整理了以下幾點有效的預防措施。
關注天氣變化
春季氣溫忽冷忽熱,氣壓較低,人體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體溫調節中樞會進行積極地調節,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帶來人體內一系列神經遞質和激素分泌的變化,都可能引發心理狀態和情緒的波動變化,從而增加抑郁、焦慮、失眠等精神疾病復發的風險。
保持規律的作息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充足的睡眠:固定起床與入睡時間,避免熬夜或過度補覺。睡前1小時減少電子屏幕使用,可通過閱讀、冥想幫助入眠。
健康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綠葉菜、深海魚和堅果,這些食物有助于提升情緒穩定性。同時,避免過量攝入咖啡因和酒精。
適度運動: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瑜伽等,能促進內啡肽分泌,有助于緩解焦慮、抑郁情緒。但需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引發過度疲勞。
嚴格遵守醫囑與藥物治療
春季是精神疾病復發的高發季節,藥物能有效控制癥狀,減少復發風險。因此,患者需堅持服藥,不能在未經醫生同意的情況下,隨意調節藥量或停藥。
學會心理調適與情緒管理
患者要客觀認識疾病,不能認為自己得了精神疾病就前途無望,要學會接納自己的癥狀,學會與癥狀共處。同時,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比如通過深呼吸、冥想、漸進性肌肉松弛等方法來緩解焦慮、緊張情緒。
關注預警信號
早期識別精神疾病發病前兆對于預防復發至關重要。常見的預警信號包括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早醒等)、情緒波動(如容易沖動、發脾氣等)、行為異常(如生活懶散、不修邊幅等)以及敏感多疑(如懷疑周圍人在議論自己等)。一旦出現這些預警信號,應及時就醫咨詢。
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人應給患者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給予精神疾病患者充分的關心和理解,留意患者的細微變化。比如突然沉默寡言、作息紊亂或拒絕服藥等情況都可能是疾病復發的征兆。此時應及時溝通并陪同就醫。
總之,春季是精神疾病復發的高發季節。通過以上的措施,我們可以大大降低精神疾病復發的風險。(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部 張霞)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