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文運中國》開播 讓世界看見文化繁榮的中國
摘要:攝制組與兩位外籍探訪者先后走訪了杭州良渚古城、揚州大運河、曲阜孔廟、景德鎮陶溪川、廣東潮州、福建泉州等16處文化地標(其中9處為世界文化遺產),跨越中國的東西南北,總行程達2萬余公里。
昨天起,紀錄片《文運中國》于每周二22時在東方衛視、優酷、騰訊等平臺播出。紀錄片共4集,通過兩位外籍友人游歷中國的第一視角,向海外受眾呈現中國5000多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以及新時代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
該片通過《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千年遺蘊》《和合共生》四個篇章分別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賡續、新時代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以及中外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四個維度。
此次《文運中國》邀請的兩位外籍探訪者,一位是在中國生活了25年的英國人大牛,他是中華文化的深度愛好者;另一位是法國女生魏無瑕,她是網絡視頻博主,10歲起在法國學習中文,現在是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攝制組與兩位外籍探訪者先后走訪了杭州良渚古城、揚州大運河、曲阜孔廟、景德鎮陶溪川、廣東潮州、福建泉州等16處文化地標(其中9處為世界文化遺產),跨越中國的東西南北,總行程達2萬余公里。這些地標涵蓋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古建筑修復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與鄉村振興、全球文明倡議等多個層面不同類型的文化現象。
在澳門,大牛和向導開啟了一場城市漫步(City Walk),在此過程中看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歷史街區的保護以及年輕一代澳門市民對本地文化的熱愛;在景德鎮陶溪川,兩位“洋景漂”通過分享在中國瓷都藝術創作的過程,向觀眾揭開了千年窯火不熄的奧秘;在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與火爆網絡的“村BA”賽事相結合,讓中國廣袤的西部地區以更加多元的模樣呈現在世界面前;在上海,一場結合了英國、荷蘭、中國三方團隊創制的音樂劇在黃浦江畔成功首演,展現了上海這座國際文化大都市獨特的藝術魅力……紀錄片將用一場場文化之旅,帶著觀眾讀懂風景背后的中國。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2024年“記錄新時代”精品紀錄片項目、上海文化基金會市重大文藝創作資助項目,《文運中國》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真實傳媒有限公司敖雪工作室承制。該片將在東方衛視《新紀實》時段首播,在東方APP、優酷、騰訊、愛奇藝、嗶哩嗶哩等新媒體同步播出。4月初,《文運中國》將登陸CGTN英語新聞頻道以及鳳凰衛視等海外多個平臺全球播出。記者 吳翔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