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他是“封神”里的聞太師,還是“射雕”里的一燈大師
摘要:為了演出聞仲的氣勢,吳興國把他多年的戲曲功底和舞臺經驗運用到電影表演中。攜手徐克拍“射雕” 老友惺惺相惜三十載 2023年秋,徐克的一通電話,把吳興國帶進了《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劇組。這時徐克就暴露了他的職業習慣,對吳興國的演出直言不諱地“說三道四”。
一個春節檔,兩部“吳興國”。《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里的聞太師,眼神如刀,壓迫感十足;《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里的一燈大師,粗布僧袍,白胡仙骨。吳興國在兩部作品里的表演都令人過目難忘,贏得滿堂彩。橫跨京劇、舞臺劇、現代舞、電影、電視等多個表演領域,他在影視作品中留下了不少經典角色,也為傳統戲曲發展創新奔走了大半輩子。網友調侃他“70歲正是闖的年紀”,他笑呵呵回應:“人生七十就要闖!”
飾演“封神”聞太師
戲曲功底用于電影表演
觀眾千呼萬喚了一年多,太師聞仲終于在《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中正式亮相,無論是太師氣場,還是十絕陣威力,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為了演出聞仲的氣勢,吳興國把他多年的戲曲功底和舞臺經驗運用到電影表演中。“你要把自己的肺撐得大一點,架勢全部擺出來,再加上服裝造型,馬上就變成那個角色了。”吳興國笑言,因為是硬憋出來的氣場,表演很耗心力,一場戲下來大汗淋漓。他還跟導演烏爾善建議,能不能穿京劇的厚底鞋?把厚底鞋刷成和片中鎧甲一樣的顏色再穿上,聞仲的形象更加高大威猛了。
聞太師施展十絕陣這場重頭戲,讓全劇組見識到老戲骨的功力。聞仲布陣時的走位、揮舞雙鞭的姿勢和施法的手形,烏爾善都交給吳興國即興設計。光是手部動作,吳興國就擺出了各種形態,片場眾人都折服于吳興國的表現力,感慨老戲骨“確實有兩下子”。
攜手徐克拍“射雕”
老友惺惺相惜三十載
2023年秋,徐克的一通電話,把吳興國帶進了《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劇組。
1993年徐克拍攝了武俠片《青蛇》,吳興國飾演許仙,兩人因此相識。吳興國是京劇大師,徐克是戲迷,吳興國便常邀徐克來看自己演出。這時徐克就暴露了他的職業習慣,對吳興國的演出直言不諱地“說三道四”。吳興國笑著說:“你不用挑,哪天我找個 戲,你來導。”于是就有了2004年徐克擔任總導演、吳興國主演的魔幻傳奇劇《暴風雨》。在電影片場呼風喚雨的徐克,來到舞臺上才發現,當戲劇導演并不容易……經此一役,兩人對彼此的理解加深,感情也越來越好。
再度與徐克合作,吳興國覺得徐克還是老樣子,“停不下來”。吳興國說,徐克滿腦子都是拍戲,一直在思考,常常靈光一閃,蹦出一個新主意,然后光速執行。
吳興國記得,當年拍《青蛇》時,演許仙被現出原形的白蛇嚇昏,他問徐克,可不可以做一個“僵尸摔”——這是京劇老生的絕技,也是吳興國的拿手好戲。沒想到徐克真的同意了,還連忙叫人拿墊子來,結果吳興國擺擺手,直接“咣”一下,摔真的。拍完后,徐克連連鼓掌。
傳統戲曲煥發新生
從其他藝術形式中尋找養分
《青蛇》里的書生許仙、《賭神2》里的大反派仇笑癡……吳興國富有個性的表演,令許多影迷至今津津樂道。但對一生癡迷于戲曲的他來說,舞臺才是他的最愛。
吳興國從小學京劇,身高、扮相、嗓音、功夫都出類拔萃,在劇校時就被老師同學認為是傳承京劇衣缽的好苗子。
吳興國多次將莎士比亞作品與希臘悲劇進行本土化改編,將古典小說《水滸傳》改成新編京劇《水滸108——上梁山》,把契訶夫小說做成歌舞劇,執導歌劇《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憑借這些“顛覆性”創作,吳興國成為傳統戲曲藝術發展與創新掌旗的先鋒人物。
他的戲里,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京劇與搖滾之間并非涇渭分明,經過精心“混搭”,反而誕生出一種全新魅力。在吳興國看來,傳統戲曲要想煥發新生,需要從自身出發,從其他藝術形式中尋找養分。(北京日報記者 袁云兒)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