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 | 繼往融今傳文脈 千載風華綻韻光
摘要:馬紹坤 攝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莫韶華 劉高雅 1月20日,省人大代表、張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員楊磊聚焦殷墟甲骨文話題暢談看法,點贊《河南日報》“了不起的甲骨文”特刊對甲骨文傳承和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鼓勵高校開設甲骨文相關的專業,培養一批專業的甲骨文研究和傳承人才。
核心提示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游客在參觀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甲骨窖穴。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深化甲骨文研究助力文明探源
——訪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國魏晉南北朝研究中心主任 潘偉斌
“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繼續深化。”
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國魏晉南北朝研究中心主任潘偉斌。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魏凱 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魏
“殷墟遺址宮殿區共出土刻辭甲骨16萬余片,單體文字近5000字,能夠釋讀出來的1500多個。”1月19日,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國魏晉南北朝研究中心主任潘偉斌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對研究殷商歷史,揭示商文明意義重大。
潘偉斌認為,深入研究甲骨文,對助力文明探源有重要作用。
“要形成系統的文字體系,過程一定極其漫長,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行創造,文字系統才得以逐漸成熟。”潘偉斌說,已發現的甲骨數量之巨、研究成果之豐碩,表明甲骨文是一種經歷了較長時間發展、功能完備、成熟發達的文字符號體系。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啟動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開展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多學科綜合研究,意義重大,成果顯著。“對殷墟遺址的持續考古發掘和對甲骨文深入研究,有助于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繼續深化。”潘偉斌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這讓潘偉斌倍感振奮,他說:“我注意到河南日報一直堅持打造‘了不起的甲骨文’IP,除了深入淺出地闡釋甲骨文學術成果,還推出了甲骨文漫畫、精品文創,讓千年文脈可感可親,古老厚重的文化煥發新光彩,展現了主流媒體的時代擔當。”
如何深化甲骨文研究,助力文明探源?潘偉斌建議,對甲骨文的研究不能僅限于文字本義的識讀和破解,應該加強綜合性研究,大膽進行理論創新,深入探討甲骨文的形成發展規律及背后的歷史、社會、文化等信息,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更多理論和學術支撐。
引領文化自信新風潮
——訪省人大代表、安陽市殷都區委書記 王磊
“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大邑商,讓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向大眾。”
省人大代表、安陽市殷都區委書記王磊。受訪者供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楊之甜
“殷墟甲骨文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傳承的不僅是文字本身,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與文化自信。”1月16日,省人大代表、安陽市殷都區委書記王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甲骨文發現地的安陽市殷都區,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應有貢獻。
王磊介紹,在城市建設中,殷都區在設立多個甲骨文書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圍繞甲骨文元素大做文章,打造“處處都有甲骨文、處處都有商文化”的城市環境,把殷都甲骨文之鄉的招牌擦得更亮。
“我們還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技術手段,賦予文物文獻、甲骨記載等‘數字時代’的展示方式,全面系統地展現商代晚期都城的人文風貌,讓世界看到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階段的輝煌時代,讓3000年前的殷商文明可觸可感,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大邑商,讓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向大眾。”王磊說。
在王磊看來,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要在宣傳推介時深挖其文化內涵。下一步,殷都區將認真謀劃開展內容豐富、形式鮮活的“講好殷墟故事、傳承殷墟文化”主題系列活動,精心打造甲骨文特色研學品牌,開發更多富含殷商元素的文藝文創精品;加強宣傳推介,全方位展現殷商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殷墟甲骨文在世界的影響力;堅持以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為核心,圍繞文旅特色內容,把厚重歷史文化宣傳出去。
盡管平時工作繁忙,但王磊還是會堅持閱讀《河南日報》每周三出版的“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題報道。“這個策劃可以說是在新時代引領了文化自信新風潮,它綜合運用了群眾喜聞樂見的圖文、海報、短視頻、漫畫等形式,讓甲骨文文化走進了千家萬戶。特別是甲骨文雙語識字小課堂、互動小游戲等創意產品,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愿意參與到甲骨文的學習和傳承中來。”王磊說,前段時間,殷都區還運用現代聲光表現形式,讓流光溢彩的非遺“盒子燈”與甲骨文傳統文化元素相融合,碰撞出了新火花。這些創新的傳播方式,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辟了新路徑。接下來,希望能與河南日報社攜手,一道為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作出貢獻。
讓甲骨文煥發新生
——訪省政協委員、安陽師范學院教授 韓嘯
“跨界融合是拓寬傳播渠道的重要途徑。”
省政協委員、安陽師范學院教授韓嘯。受訪者供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陳浩
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殷墟出土的甲骨上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
1月15日,省政協委員、安陽師范學院教授韓嘯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不久前,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在安陽師范學院揭牌成立,標志著河南在甲骨文研究與文化歷史研究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甲骨文的研究與傳承工作,明確提出要將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之前,韓嘯曾建議河南組建省級甲骨文研究院,打造甲骨文研究高地。
韓嘯說,長期以來,甲骨文研究呈現分散狀態,缺乏統一的研究平臺。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整合省內研究力量和資源,著力打造集甲骨文考古發現、創新研究、價值闡釋、傳承弘揚、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高水平科研平臺。
“目前,研究院正在整合甲骨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漢字文化體驗館、甲骨片陳列室(館)等資源,并謀劃成立‘全球甲骨文研究傳承發展聯盟’和甲骨文活化利用中心,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力求產出更多標志性成果。”韓嘯說。
談及如何推動甲骨文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時,韓嘯認為,要利用好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研究好甲骨文文化,讓甲骨文這一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科技賦能是關鍵。研究院將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對甲骨文的考釋、識認。同時,通過數據化手段,為甲骨文研究收集更多資料。
活化利用是核心。研究院將設立活化利用中心,通過編寫科普教材、創作文學作品、拍攝科普視頻、動畫制作等多種方式,讓甲骨文文化更加貼近現代生活。同時,策劃殷墟古都之旅、文字起源之旅等特色主題旅游路線,以“甲骨文+文化創意”的方式,開發更多文創產品。
“跨界融合是拓寬傳播渠道的重要途徑。”韓嘯說,研究院將與海外文化教育機構、媒體等開展跨界合作,共同策劃以甲骨文為主題的展覽、講座、研討會等活動。同時,借助文化交流項目和漢語國際教育志愿者,在海外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推廣甲骨文文化,進一步提升其國際影響力。
一場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精彩實踐
——訪省人大代表、張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員 楊磊
“開發以甲骨文為主題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寓教于樂。”
省人大代表、張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員楊磊。馬紹坤 攝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莫韶華 劉高雅
1月20日,省人大代表、張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員楊磊聚焦殷墟甲骨文話題暢談看法,點贊《河南日報》“了不起的甲骨文”特刊對甲骨文傳承和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
楊磊認為,應該集合多學科力量,將現代科技手段和傳統研究方法相結合,深入挖掘甲骨文的內涵。同時,通過虛擬博物館、在線展覽等數字化展示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甲骨文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針對青少年群體,開發以甲骨文為主題的游戲、動漫等數字化教育資源,寓教于樂,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楊磊認為,可以編寫專門的教材,讓學生從小接觸和學習甲骨文,提升傳統文化的素養。鼓勵高校開設甲骨文相關的專業,培養一批專業的甲骨文研究和傳承人才。
此外,她建議以殷墟遺址為核心,整合周邊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集考古體驗、文化展示、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旅游景區,設置甲骨文文化展示館、考古體驗區、文化創意街區等,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讓旅游產品更豐富多樣、更有內涵,更好地滿足游客對品質化旅游的需求。
在閱讀了《河南日報》“了不起的甲骨文”特刊后,楊磊點贊:“《河南日報》這一主題報道是一場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精彩實踐。系列報道通過多種形式,如圖文、海報、短視頻等,將古老的甲骨文文化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大眾,讓讀者深入了解了甲骨文。這種創新性的報道方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肯定和借鑒。”
楊磊說,這些報道通過多種形式,讓甲骨文煥發新活力,貼近大眾、深入人心、走向世界。該主題報道不僅展示了中國古老文字的獨特魅力,也彰顯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漫畫甲骨
小王子烤肉記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