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以國培為筆 繪就教育宏圖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佳瑞 通訊員 房長芳 賀志勇)“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乃興邦之本,教師則是教育之魂。近年來,平輿縣始終將教師專業發展視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校本研修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切入點,在教師培訓機制上不斷尋求創新突破,用豐盛的培訓“大餐”為教師隊伍“強筋壯骨”。
尤其是2024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國培計劃”項目縣以來,全縣已累計培訓種子教師1331名,占教職工總數的17%,充分發揮了“點亮一處、照亮一片”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縣域教師全員發展,為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活力。
精心構建體系,引領教師發展路
2024年7月,驕陽似火,平輿縣“國培計劃”項目縣工作領導小組應運而生。副縣長擔當組長,政府辦總工程師與教育局局長緊密配合,為項目的推進指明方向。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路建立主持召開兩次推進會。
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平輿縣教育局積極整合優質資源。依托縣教師進修學校成立平輿縣教師發展中心,整合縣基礎教研室、體育藝術工作站組建縣教育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建立起高校、縣教育局與校本研修基地校多方協同的工作機制,成立項目辦公室,由縣教育局教師教育股牽頭,各方共同參與,凝聚起培訓和研修的強大合力,有力推動項目縣建設和縣域教師發展。
項目辦在教師發展規劃制定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通過對全縣教師培訓現狀深入調研和需求分析,科學制定了平輿縣教師培訓五年規劃及項目縣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系統整合“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市培計劃”“縣培計劃”和校本研修五級培訓資源,為全縣7564名教職工量身定制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項目規劃。
截至目前,率先踏上成長征程的1331名種子教師,已經發揮著巨大的動力,引領著縣域教師全員奮進。
此外,平輿縣借助“三名”工作室和校本研修基地校建設,培育教師發展基地。加快構筑優秀人才梯隊,與高校深度合作,帶動全縣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對“三名”工作室成員提出專業發展“五專模式”要求,對校本研修基地校開展“七個一”研修活動作出明確規定。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1個“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個“駐馬店市名班主任工作室”,5個縣級名校長工作室,52個縣級“名師工作室”,16個縣級“名班主任工作室”及10個校本研修基地校。
大力實施工程,增強培訓新能力
鍛造精銳之師。項目辦精準定位,以教師發展中心專職培訓師、優秀教研員和一線名師名校長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支由50人組成的縣級教師培訓團隊。他們肩負著“找準一隊人、帶動一批人、影響一群人”的使命,踏上成長的快車道。
為了讓這支團隊茁壯成長,平輿縣不遺余力。全面“給路子”,將他們送往信陽師范大學深造,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養分;全力“搭臺子”,安排他們蹲點學校,包校到人,分學科、分學段精準指導“三名”工作室和校本研修,將所學知識傾囊相授;積極“壓擔子”,要求他們做好課題研究、帶好徒弟、激活團隊,實現自我發展、結對發展與共同發展的有機統一。
縣教師發展中心的崔征偉老師,是項目的首席專家,從信陽師范大學培訓歸來后,深入“三名”工作室和校本研修基地校。他針對鄉村小學的教學現狀,組織開展了“趣味數學教學法”的專題研討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案例和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讓鄉村教師們眼前一亮。在他的指導下,許多教師學會了運用生活中的實例講解數學知識,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大幅提高,教學成績顯著提升,崔老師也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引路人”。
點燃教育火種。依托5個“名校長”工作室,平輿縣10所教師培訓基地學校茁壯成長,成為區域教育的標桿。2024年10月29日的全縣校本研修工作推進會和11月22日的培訓團隊“教學評一致性”研修活動,以及實驗小學等6所學校組織的區域集體備課研修活動,如同一股股清泉,潤澤著教師們的心田,推動著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大步邁進,實現了教師與基地校的雙豐收。
在基地校的輻射帶動下,許多教師教學能力顯著提升。如高楊店小學的楊付喜老師,在參與基地校組織的研修活動后,將先進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理念融入課堂。以前,她的課堂總是沉悶乏味,學生參與度不高。如今,通過合理分組、明確分工,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討論、互相啟發,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還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創新培育模式,突破研修之瓶頸
引領教學變革新潮。校本研修基地校和“三名”工作室勇挑重擔,充分發揮其示范輻射作用,成為推動全縣課堂教學改革的先鋒力量。
一方面,選派骨干教師“走出去”;另一方面,邀請教育專家“走進來”,帶來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經驗。以名校長和培訓團隊講師專題講座、名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名師示范課等形式,圍繞特定主題與課例組織縣級觀摩研討。
在一次關于“高效閱讀教學”的示范活動中,骨干教師郭娜承擔了示范課的任務。為了呈現一堂精彩的課程,她在活動前反復深入備課和試講,邀請專家對試講進行細致點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顒蝇F場,全縣教師全神貫注地觀摩學習,認真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瞬間和寶貴經驗?;顒咏Y束后,專家團隊的精準點評和全面總結,讓郭老師和觀摩教師都受益匪淺。郭老師說:“這次活動讓我對閱讀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未來我會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庇^摩教師們也紛紛表示,要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讓學生們受益。
雕琢課堂教學精品。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教育的核心追求,平輿縣精心構建的“三環”“三磨”“三課”研課磨課模式,為教師成長提供了清晰的路徑和方法。
在“教學評一致性”研課磨課活動中,平輿縣外國語小學的閆迪經歷了自我研磨、指導研磨和提升研磨的全過程。自我研磨時,她深入反思教學問題,發現自己在課堂提問環節存在不足,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指導研磨階段,在專家和名師的幫助下,她學會了如何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最終在提升研磨中實現教學能力的質的飛躍。她的課從最初的平淡無奇逐漸打磨成一堂生動有趣、富有深度的優質課,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顯著提升,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成長和自信,成為研課磨課模式的成功踐行者和受益者。
搭建城鄉教育橋梁。積極響應教育改革號召,平輿縣大力推進城鄉教研共同體建設行動,依托“三名”工作室與省級鄉村教師工作室緊密合作,整合城鄉教育資源,實現優勢互補。
在一次城鄉教師同課異構活動中,縣城的方靜老師和鄉村的張靜會共同執教同一篇課文《搭船的鳥》。方老師運用任務驅動,一環套一環,緊緊抓住學生,尤其是觀察方法,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遷移;張老師則更了解鄉村學生實際情況,教學注重基礎知識鞏固和生活實際聯系,引導學生回憶村頭經常看見的鳥,對比作者描述的鳥的異同。課后,兩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升教學水平。通過這樣的區域協作活動,城鄉教師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教師學科素養、教學素養和教研素養顯著提升,成功打造了一批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共同體,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細微之處,點亮教育前行路
蘇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br style="max-inline-size: 100%;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outline: none 0px !important;"> 平輿縣在“國培計劃”項目縣建設中,從細微處著眼,點滴積累,匯聚起推動教師成長與教育發展的磅礴力量。
研修活動為教師們搭建了成長的舞臺,其間誕生了許多動人故事。年輕教師孟東佳在課堂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遭遇學生不適應的狀況。面對混亂場面,她耐心引導,幫助學生明確分工,最終課堂氛圍活躍,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孟東佳感慨地說:“看到學生們的轉變,我收獲的不僅是教學成果,更是他們的信任。”
教齡32年的田春社老師在一次線下交流活動中,被同行們對教學問題的熱烈討論所觸動,她動容地說:“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力量,更加堅定了教育初心?!?br style="max-inline-size: 100%;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outline: none 0px !important;">“國培計劃”的實施,催生出眾多見證教師成長的“微案例”。平輿縣外國語小學陶春燕老師參加培訓后,將“情景教學法”中的“五感法”用于指導三年級習作教學。學生們運用五種感官體驗生活,寫作時文思泉涌。陶春燕老師欣喜地說:“‘五感法’讓我找到了作文教學的突破口,實現了教學的重大轉變。”
微能力培養是“國培計劃”的核心環節。平輿一中周慧敏老師運用思維導圖教授《藤野先生》,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與歸納能力;平輿四中楊秀珍老師利用所學技能,為基礎薄弱的插班生制定專屬學習計劃,激發其學習興趣,提升成績。
在平輿縣,團隊合作成為教育發展的有力助推器。平輿縣外國語小學英語研修團隊為提升學生口語能力,共同策劃英語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在駐馬店市首屆小學生英語文化節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研修班級微信群也成為教師交流的重要平臺,方靜名師工作室成員常圍繞教學案例熱烈討論,年輕教師王蕊表示:“微信群就像強大的后援團,讓我不再獨自摸索?!?br style="max-inline-size: 100%;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outline: none 0px !important;"> 項目實施注重從細微處出成效??h實驗小學周康輝老師帶領學生制作“鐵絲陀螺”“拋石機”,在省級科技運動會斬獲佳績;美術老師趙倩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引導學生以家鄉傳統建筑為主題創作,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熱愛……
平輿縣“國培計劃”通過一個個微故事、微案例、微能力、微團隊、微成果,切實提升了教師能力,推動教育質量邁向新高度,為培育新時代人才筑牢了根基。
健全保障機制,確保培訓出實效
為確保培訓效果,平輿縣主動對接信陽師范大學,深入調研需求,制訂科學培訓方案,并建立四項關鍵機制。
責任機制明確了縣教育局的協調與監管職責,確保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工作責任到人,有效解決工學矛盾等問題,為培訓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考評機制細化評價體系,建立“縣、鄉、?!比壴u價體系,通過嚴格的“雙推雙評”考核評價,杜絕教師“躺平”現象,實行動態管理,將教師培訓納入學校年終考評和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內容,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在全縣教師隊伍中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幫扶機制充分發揮“三名”工作室的示范引領作用,基地校與幫扶學校共同制定幫扶計劃,互派教師交流學習。例如,縣城的外國語小學與一所鄉村小學結成幫扶對子,外國語小學定期派骨干教師送教下鄉,鄉村小學的教師也到外國語小學跟崗學習。外國語小學的董佩佩老師在送教下鄉過程中,發現鄉村小學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于是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英語游戲和活動,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鄉村小學學生的英語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學習興趣也大大增強。
激勵機制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有機結合。定期開展評選表彰活動,把培訓實施情況作為校本培訓經費獎撥的重要依據,并在教師職稱評審、評選推優中,將團隊成員和履職教師參與培訓情況作為單獨加分項,讓教師在培訓中收獲滿滿的獲得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了教師參與培訓、提升自我的熱情和動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甭方远ǖ卣f,“我們將持續用足用活研修資源,做實做細教育督導,‘一校一品’創建特色,在不斷實踐提升中為‘國培計劃’項目縣建設‘建模打樣’,進一步健全教師專業成長體系,加強基地校培訓,狠抓校本研修,優化研修路徑,培育平輿模式,以高質量校本研修推動平輿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平輿縣的孩子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徐佳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