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戶到老板 村民愛霞“菇”事多
摘要:和趙愛霞一樣,曾經的貧困戶申威賓承包了5座香菇大棚,年純收入8萬元左右。此刻,陽光正透過大棚照耀著趙愛霞的臉龐,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記者 許靜
“俺的香菇供不應求,銷路很好。這不,現在這輛車正準備發往泌陽縣。”日前,正在指揮裝車的西平縣宋集鎮宋集村村民趙愛霞興奮地告訴記者。
記者對趙愛霞不陌生。2022年,她還在這座大棚里務工,那時候有4座大棚,生活可以自給自足。趙愛霞介紹,現在已發展到50個大棚。跟著她務工的村民就有20多人,她已經是村里響當當的趙老板。
從務工到當老板,從貧困到富裕,從灰頭土臉到神采飛揚,一股精氣神的變化,由內而外。宋集村村委委員范全收告訴記者,不光是趙愛霞,在宋集村人看來,城里有房子、農村有家業、出行有車子、口袋有票子,人人有產業、個個當老板,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康生活。能達到這種小康生活的村里目前有10多戶,光香菇大棚就產生了10個小老板。除了房子、車子這些硬指標外,趙愛霞這個小老板年收入50萬元左右,是村里產業致富、帶領村民致富的佼佼者。
奔跑在逐夢的路上,誰能想到,自信而陽光的她,曾經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趙愛霞是西平縣宋集鎮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也是一名勤勞致富的明星。從昔日的貧困戶到今天的小老板,趙愛霞脫貧致富不忘黨恩,一直用勤勞的雙手努力踐行著自己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諾言。
幾年前,一場家庭的變故讓趙愛霞成了村里的貧困戶。在村“兩委”干部幫扶下,趙愛霞承包了扶貧基地的4座香菇大棚。在她的辛勤勞作下,全家很快脫了貧。趙愛霞心系鄉鄰,熱心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和殘疾人來自己的大棚里務工,向他們傳授香菇種植技術,讓他們有事干、有收入。
創業艱難苦難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自己創業過程中的種種不易,趙愛霞始終清晰記得,當地黨委政府給她諸多幫扶,趙愛霞銘記于心:為了籌集啟動資金,當地為她爭取了貼息貸款;搭建大棚遇到施工不暢等諸多難題,當地積極為她協調幫助,千方百計為她解決。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硬道理。趙愛霞積極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手把手傳授經驗,為村里的發展獻智獻力,主動擔當作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帶動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2023年,趙愛霞的臨時危房已變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樓。
“不多不多,蓋房子也就花費三四十萬元,過去作為貧困戶感覺抬不起頭,現在出門大家叫我趙老板……”說話時,憨厚的趙愛霞自豪地笑了。和趙愛霞一樣,曾經的貧困戶申威賓承包了5座香菇大棚,年純收入8萬元左右。掙到錢后的申威賓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開了個免費的修車鋪。
幸福都是奮斗來的,范全收說,村民敬學禮和李華民也是村里的致富明星,在他們的帶動下,已經形成了人人有錢賺、個個是老板的局面。2023年,宋集村被縣里評為“四星”支部。2024年以來,他們通過揚優勢、補短板、強黨建等措施,“五星”支部創建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此刻,陽光正透過大棚照耀著趙愛霞的臉龐,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