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回歸話劇舞臺 出演《而我們將永不分離》
摘要:談及與導演劉丹的合作,演員劉丹打趣道,兩人因同名而引發了許多有趣的“錯位故事”。劉丹表示,這個角色像是一面鏡子,讓她直面內心深處的脆弱與渴望,也讓她發現自己作為演員的無限可能。劉丹眼中的“她”沒有固定的定義,“舞臺的魅力就在于這種無限的可能性。”
因電影《乘船而去》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的劉丹,近日以“她”這一象征性角色回歸話劇舞臺。這部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制作的新創劇目《而我們將永不分離》,是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的經典劇作。時隔多年,重歸舞臺,“你是誰”這是劉丹在排練過程中一直追問自己的問題。
這部戲最機緣巧合的是,導演和主演的名字都是劉丹,但卻不是同一個人。談及與導演劉丹的合作,演員劉丹打趣道,兩人因同名而引發了許多有趣的“錯位故事”。
這部《而我們將永不分離》中,劉丹飾演的“她”是一個極具象征性的角色,需要演員從抽象的情感中找到具體的表達,排練過程對身體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戰。在劉丹看來,舞臺給了她更多時間去打磨角色、面對自己。“話劇排練是一個自我對話的過程,讓你更深刻地反思自己。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在問自己,‘你是誰?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這是我在舞臺上最大的收獲。”
劇中,劉丹角色的臺詞和情感不是寫實的,更像是隱喻與象征。“這種表演需要我放下常規的邏輯,用一種更開放的狀態去感受和詮釋角色的復雜性。”劉丹表示,這個角色像是一面鏡子,讓她直面內心深處的脆弱與渴望,也讓她發現自己作為演員的無限可能。
劉丹眼中的“她”沒有固定的定義,“舞臺的魅力就在于這種無限的可能性。”角色的一句臺詞讓她深受觸動:“你是否已經察覺到,你遺失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情?”劉丹認為,這句話反映了現代人對自身生活完整性的反思。
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后,劉丹演藝生涯的前半程幾乎都在演話劇,去年摘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時,有人說她是“演技之光”,是實力綻放。此番從影視到話劇的華麗回歸,劉丹表示:“話劇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生命的對話,通過與角色、與觀眾的交流,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方向。”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