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火墻
摘要:從總體上看,農村火災總量仍較大,居民家庭和公眾聚集場所火災仍較突出,高層建筑火災的亡人風險較高,電氣故障引發(fā)的火災明顯增多。讓消防知識走進社區(qū),將群眾“請進來”、把演練“送出去”……把安全教育落到實處,防患于未“燃”,就能將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李曉星
冬天取暖,大家各有錦囊妙計。給電動自行車配備上御寒小被子、給汽車的方向盤換上加熱防滑把套,晚上回家圍爐煮茶話家常……冬日的氛圍感瞬間拉滿。
但取暖也要注意消防安全。消防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踐行者,每個人主動學習消防知識,積極參加消防演練,才能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無論是在家庭、單位還是在其他場所,都要堅持用火用電用氣安全規(guī)范,妥善處理易燃易爆物品,對各類火災隱患堅決說“不”。
“日子再紅火,也別忘防火”。如今,社區(qū)、村莊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醫(yī)院、學校、商鋪等公共場所也更加密集,消防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國家消防救援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8月,我國發(fā)生了66萬起火災事故,造成1324人死亡、1760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49.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火災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上升1.4%和11.5%。
從總體上看,農村火災總量仍較大,居民家庭和公眾聚集場所火災仍較突出,高層建筑火災的亡人風險較高,電氣故障引發(fā)的火災明顯增多。
由此來看,要徹底消除火災隱患,還需久久為功。當下,不少住宅區(qū)都有這樣的景象:消防車道被占用、樓道堆滿雜物、防盜窗未留逃生口……一旦遇到火情,這些隱患都有可能釀成難以預料的災難。
管理難,難在公共空間的復雜;安全意識弱,弱在心存僥幸。看不到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只有人人主動防災,才能在關鍵時刻有效避災減災,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火墻。
如今,各種智能化電器令人目不暇接,消防安全意識也應該不斷升級。讓消防知識走進社區(qū),將群眾“請進來”、把演練“送出去”……把安全教育落到實處,防患于未“燃”,就能將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火焰藍”的最美逆行讓很多人為之動容,但回頭想想,為逆行點贊,不如身體力行地培養(yǎng)安全意識,消除火災隱患。畢竟,先防后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全社會每一個人都應遵循的生產生活準則。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到安全用火、用電和用氣,才能構建起全社會消防安全的屏障,為發(fā)展護航。
(轉自2024年12月26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