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單水土保持碳匯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簽約
摘要: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淅川縣始終牢牢扛穩水質保護政治重任,探索出縣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多渠道投入、規模化治理、企業化經營、系統化管護的“四參與、四保障”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新模式,通過快速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扎實開展石漠化治理、穩步實施全...
12月25日,淅川縣馬蹬鎮小草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簽約圓滿完成。此次交易標的為小草峪小流域內水土保持碳匯1萬噸,交易金額為30萬元,其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186萬元,共計216萬元。
“購買碳匯和其他生態產品價值既是支持淅川縣綠色發展,也是為我們自己儲備綠‘干糧’。”簽約儀式上,受讓方河南省淅川水泥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據悉,此次交易是河南省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暨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第一單”,也是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核心水源區的“第一單”。交易收益將主要用于小草峪小流域后續水土流失預防治理和水土保持功能鞏固提升。
隆冬時節,走進位于淅川縣馬蹬鎮西南部的小草峪小流域,群山披綠、滿目蒼翠,生態美景撲面而來。“這些年變化真大。”小草峪村黨支部書記馬會群介紹,以前這里植被稀少,每逢雨天泥水橫流,是淅川縣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自2012年起,我們啟動小草峪小流域水土保持重點防治項目,堅持治溝與治坡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通過修建蓄水池、攔沙壩和開展溪溝整治等小型水保工程,栽植各類水保林和薄殼核桃、軟籽石榴、樹形金銀花等經濟林,治理水土流失。”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總站總工程師衣強告訴記者。經過治理,流域內宜林宜草面積占比70%以上,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8%,年可攔蓄泥沙3.2萬噸,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小草峪村是淅川縣治理水土流失的縮影。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淅川縣始終牢牢扛穩水質保護政治重任,探索出縣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多渠道投入、規模化治理、企業化經營、系統化管護的“四參與、四保障”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新模式,通過快速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扎實開展石漠化治理、穩步實施全縣縣域綠化、高效推進坡耕地整治等多項措施,實現水土流失治理、富民產業發展、和美鄉村建設同步推進。
守一方水土,美一方家園。目前,淅川縣水土流失面積由原來的1440平方公里下降到546.5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80.62%,連續多年實現水土流失面積與土壤侵蝕強度“雙下降”、治理面積和水保效益“雙上升”。2021年毛堂鄉龍泉村成功創建省級水土保持生態示范村,2022年渠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成功創建國家級科技示范園,2023年淅川縣成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記者 孟向東 譚勇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梔子)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