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完美主義—強迫癥
現代社會上很多人會在朋友面前調侃自己是強迫癥,以此來形容自己做事比較精細、追求完美,但其實他們的表現往往夠不上強迫癥的診斷標準。
其實,真實的強迫癥是非常讓人痛苦的,患者就像一輛失控的汽車,甚至只能等車沒油了才能停下來,整個過程充滿恐懼與焦慮,社會功能也會不同程度受損。
什么是強迫癥?
強迫癥即強迫性神經癥,又叫強迫障礙,它是一種以反復持久出現的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為基本特征的一種精神障礙,是精神科常見疾病。研究發現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在童年或成年早期起病。
強迫癥有哪些表現?
強迫癥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強迫思維是指腦海中不由自主出現的一些想法、畫面和沖動等,會控制不住的去想某些問題,反反復復,無窮無盡。盡管自己也認為沒有現實意義不必要,很想擺脫但又擺脫不了,感到焦慮和痛苦。
強迫思維會讓人產生強烈的不適感,為了消除不適感讓自己舒服一些,強迫癥患者就會做出強迫行為。可表現為能觀察到的重復行為,比如強迫性洗滌、檢查、詢問、儀式動作等,也可以是某些隱匿的重復心理活動,比如反復計數、反復祈禱等。因為二者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這里主要介紹四種強迫癥患者身上最常見的行為表現。
1.強迫檢查
常表現為反復檢查門窗、煤氣是否關好,電源插頭是否拔掉,賬目是否搞錯等,嚴重者檢查數十遍還不放心。
你可能有過這種經歷,走出家門沒幾步,心里就開始嘀咕,我有沒有鎖門呢?好像鎖了,又好像沒鎖。一般人這時可能會看下時間,如果上班要遲到了,就直接去上班。但是反復檢查強迫癥患者,不管是不是要遲到,都一定要回去檢查一下,確定門是真的鎖了,打不開了,才離開家。可是當腦海中再次冒出“我有沒有鎖門”這個念頭時,他還是會再回去檢查確認。這樣反復檢查多次,往往需要幾個小時之后,才能出發。
2.強迫洗滌
多源于“怕受污染”這一強迫觀念而表現反復清洗身體、洗衣服、消毒家具等。
比如,患者會反復地清洗自己的身體。比如,每天要洗200次手、洗10次澡,并且每次洗澡都要洗一個小時。過度清洗往往會導致他們的皮膚裂開、流血、潰爛,但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停下來,因為如果停止清洗,就會覺得自己非常臟,全身都是灰塵和細菌,會讓自己或家人生病死掉。
3.強迫計數
不可控制地數臺階、電線桿、門窗、地板磚等,做一定次數的特定動作,否則感到不安,中間如果數錯了,還要從頭繼續開始。
4.強迫性儀式動作
在日常活動之前,先要做一套程序化的動作,如睡前要按一定程序脫衣鞋并按固定的規律放置,否則感到焦慮不安,而要重新穿戴整齊,再按程序脫下擺放,方可安然入睡。
成人最常見的表現是強迫性檢查,其次是洗滌、計數和儀式化行為。兒童最常見的表現是強迫性洗滌,其次是儀式化行為。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護理部 崔喜云)
責任編輯:郭雪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