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視點 | 打造澳門科創新名片
摘要:5月23日,習近平主席給參與“澳科一號”衛星研制的師生代表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2019年10月31日,學生在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切割隕石。2019年11月1日,在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學生觀察藥物樣品的溶解狀態。
202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澳門科技大學,聽取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情況介紹,同學校師生和科研工作者親切交流。
2023年5月21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內地和澳門合作研制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
參與衛星研制的澳門科技大學18名師生代表給習近平主席寫信,匯報衛星成功發射的喜訊和參與衛星研制工作的感受。5月23日,習近平主席給參與“澳科一號”衛星研制的師生代表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
如今,“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已成為代表澳門科技水平的嶄新名片。伴隨衛星投入使用,澳門與內地在航天科研、交流及科普方面的合作更加緊密。
圖為“澳科一號”衛星在軌示意圖(右為A星,左為B星)。
2024年12月4日,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院長張可可(左二)和同事交流。
2024年12月4日,“澳科一號”衛星項目助理研究員尹亮(左一)與同事交流。
回歸祖國以來,澳門和內地的創新資源協同配合,持續強化產業技術創新。國家科技部先后批準澳門成立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如今,澳門在中藥質量研究、太空科學、健康科學等領域已經有了相當扎實的基礎,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涌現。
2024年6月17日,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主任、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陳新介紹實驗室情況。
2024年6月17日,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馬少丹在介紹科研情況。
2019年10月31日,學生在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切割隕石。
2019年11月1日,研究人員陳知行在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展示自主設計的模擬數字轉換器芯片。
2019年11月1日,在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學生觀察藥物樣品的溶解狀態。
2024年8月3日拍攝的澳門科學館(前)、澳門新城A區和港珠澳大橋(后)(無人機照片)。
今天的澳門正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繼續為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獨特貢獻。
記者:鞠鵬 謝環馳 張金加 李寒芳 劉金海
編輯:畢曉洋 盧燁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