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農加工業攀“高”逐“新”
摘要:高水平開放共享創新發展新機遇 “通過農洽會,讓農產品加工業領域的原料商、加工商、采購商、投資商集聚一起,我們在這里看到了中國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巨大機遇。”
記者 張遙駝
多彩冬季,熱情洋溢。中原腹地,盛會開啟。
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搭乘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高速列車,“千年古驛站、生態文明城”駐馬店盛裝以待,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輝煌盛典。
發展的巨輪滾滾向前,鄉村振興的大潮激情澎湃。以“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拉開帷幕,邀請各方賓朋共赴一場合作共贏的“天中之約”,共享一席開放發展的貿易盛宴,共譜一曲現代農業磅礴發展的恢宏樂章。
一場盛會,鏈接四方;一個平臺,共贏未來。從初級農產品到智能化農產品加工設備,從“馬路大集”到國際化交流平臺,駐馬店以“會”為媒,奏響了新時代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最強音,譜寫了“一座城”“一場會”交匯相融、攀高躍升的華彩篇章。
雙輪驅動
農加工集群塊兒大鏈粗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
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和市民,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
磨粉、制粉、打包、上袋……走進位于遂平縣的五得利面粉集團,全長185米的全球最大單體面粉加工車間正在晝夜不停地生產,每天有5000噸小麥經過高精度、全封閉的自動化生產系統變成面粉,再通過智能化“無人倉庫”轉運分撥至全國各地。
“全球面王”五得利“牽手”駐馬店,緣起于農洽會。
與農結緣,因會而興。借助25年成功舉辦農洽會的東風,駐馬店聚焦糧食和畜產品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招引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開了以“農”定“工”、以“工”促“農”的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引來一家企業,落地一組項目,成就一個鏈條。立足農業資源優勢,駐馬店不僅培育壯大十三香調味品、啟明肉食品、大眾糧油、億健食品等一批本地骨干企業,還吸引今麥郎、君樂寶、克明面業、金玉鋒、思念、魯花、恒都等國內外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爭相落子布局,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集聚效應在駐馬店這片沃土上開花結果、綻放光芒。
得益于多年持續辦會的顯著成效,2018年,全國首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落戶,駐馬店開啟乘勢打造“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農加工業“硅谷”新征程。
二十多年上下齊心精心辦會,成就行業風向標;二十多年以“會”為媒開放招商,集聚澎湃新動能。
思念集團先后3次追加投資,聚力在駐馬店建成亞洲最大的立體冷庫,年產速凍食品35萬噸;總投資75億元的今麥郎(遂平)食品產業園,年可生產12億包(桶)方便面;依托豐富的畜牧資源,大力發展畜牧屠宰加工,恒都集團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牛肉精深加工基地……
二十五年善作善成,駐馬店做大做強“農”文章,農產品加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750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由10年前的841億元增長至2250億元;全市現有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8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塊兒大鏈粗。
辦好一個會,激活一座城。如今,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正與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雙翼齊飛、競相發力,成為駐馬店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朝著打造“國際農都”的目標奮勇前進。
追“新”提“質”
推進“三位一體”創新發展
時下,在河南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升級改造后的淀粉乳設備高速運轉,每年可加工轉化玉米600萬噸,加工生產淀粉、胚芽油、維生素B12等產品近20種,打造了以糧食精深加工為主線、大健康產業延伸發展的全產業鏈。
從“國際農都”到“中國藥谷”,農產品加工業提檔升級挺進新賽道——生物醫藥產業。
打造“中國藥谷”,賦能“換道領跑”。2021年,駐馬店搶抓全球醫藥健康產業爆發式增長重大機遇,立足全市豐富的中藥材資源,持續提升農產品加工附加值,擘畫了“中國藥谷”產業發展新格局,縱深推進農產品加工、畜牧產業和生物醫藥“三位一體”創新發展,為傳統農業大市注入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初冬時節,泌水清澈。泌陽縣夏南牛核心育種場內,一頭頭肥碩健壯的夏南牛悠閑自在、精神抖擻。
“一頭夏南牛的牛血賣不到100元,如果深加工制成免疫球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牛血生物制劑,可增值1500元左右;一頭夏南牛的骨架只賣200元,如果加工成牛骨素等,可增值600元左右……”泌陽縣畜牧技術服務中心研究員、“夏南牛之父”祁興磊介紹,通過對牛肉、牛皮、牛骨、牛血等產品精深加工,推進“三鏈同構”,牛產業附加值大幅提高。
農產品加工追“新”提“質”,帶動生物醫藥產業精彩“聚”變。
作為“中國藥谷”的重要名片,駐馬店奮力打造總投資約50億元的“超級工廠”項目,按照“1+N”模式建設一系列共享配套設施和N個標準化生產車間,讓企業實現“拎包入住”,吸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綠色環保的生物醫藥企業及研發機構紛至沓來。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38家,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聚能增效。
醫藥產業攀高壯大,新質生產力是核心“驅動器”。
走進中國醫藥天方藥物研究院的科研室,科研人員正專注于新藥品的合成檢測。“企業高度重視創新研發,每年有7~10個新藥品獲批上市。”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推動“中國藥谷”建設步入“快車道”,駐馬店著力發揮創新平臺“磁吸”效應,集聚創新資源,先后與施一公、陳芬兒、勵建安等院士團隊建立緊密合作,搭建產學研用合作橋梁;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中國醫藥天方藥物研究院、正大生物研究院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持續提升醫藥產業含“新”量。
目前,全市生物醫藥領域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家,打造了2個國家級、22個省級研發創新平臺;依托河南省醫學科學院資源優勢,共同建設的河南省醫學科學院駐馬店基地揭牌運行;天方藥業化學原料藥與口服固體制劑中試基地建成運行。
醫療車、移動CT車、體檢車、應急指揮車等“大塊頭”醫療車輛并排陳列,吸引客商咨詢洽談;智能電動輪椅、恒溫床墊等現代化康復輔助器具產品琳瑯滿目;夏枯草、邵店黃姜、牛蒡根等中藥材令人目不暇接……
在第二十五屆農洽會期間,“中國藥谷”首秀現場人氣爆棚,超高人氣和關注度展現出“中國藥谷”欣欣向榮的建設成就。
今日,盛會開啟;“中國藥谷”,令人期待。
高水平開放
共享創新發展新機遇
“通過農洽會,讓農產品加工業領域的原料商、加工商、采購商、投資商集聚一起,我們在這里看到了中國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巨大機遇。”12月18日,第二次參展農洽會的中歐班列代表——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鄭歐進口商品有關負責人王志杰正在忙碌布展。
“除了參展,希望這次也有意外收獲。”王志杰介紹,去年有幾家參會的省內外制造商聯系他們,表示想借助中歐班列走向“一帶一路”,開展國際貿易合作。目前,雙方已開展多項合作,并開拓了新的市場。
搭建交流平臺,不僅僅是商品買賣,其背后連接著長長的產業鏈供應鏈,拓寬交流合作平臺,帶動相關地區產業發展,幫助當地民眾提升收入、改善民生。
一場盛會,彰顯了交流合作的窗口功能;一個平臺,凸顯了共享共贏的聚能效應。作為駐馬店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農洽會已成為“一帶一路”和國際農業高質量發展展示交流的舞臺,成為數萬名客商和眾多國內外龍頭企業洽談項目、共議發展、尋求合作的平臺,以農產品加工為龍頭,有力促進農業全鏈條全業態發展。
“駐馬店中!”“駐馬店有‘國際范兒’”“農洽會辦得排場……”每年盛會期間,都能收獲各方客商一大波點贊,熱點話題沖上同城熱搜。
會以城興,城以會榮。農洽會的成長史,也是駐馬店跨越趕超、奮勇躍升的奮斗史。
多年來,在盛會的強力助推下,駐馬店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城市形象精彩蝶變,城市品質愈加彰顯,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等一系列“國字號”榮譽,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綜合實力不斷攀升。
有形的變化很精彩,無形的變化更深刻。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大大提振了廣大干群干事創業、爭先進位的精氣神,鍛造了天中兒女更加自信、從容、堅定、無畏的精神內核,為奮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駐馬店實踐注入渾厚的精神偉力和奮斗激情。
天地轉,光陰迫,天翻地覆慨而慷。站在新的起點上,農洽會初心不改、步履不停,奔向新的光明前景。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