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及成因
情緒類:情緒持續低落,高興不起來,覺得活著沒意思;自我評價過低,有自卑心理;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不想活動,對什么都無所謂;易怒,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
學習類:厭學心理,由學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大,注意力不集中,考試焦慮;意志薄弱,沒考好容易一蹶不振。
人際關系類:不善與同學交往,人際關系緊張,總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善,社交恐懼;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包括父母;師生關系緊張、與家庭間離感等。
青春期煩惱:早戀困惑,對異性恐懼。
抑郁:表現出對學業、前途、未來沒有希望,精神苦悶、情緒低落。部分會食欲下降,睡眠減少,嚴重者有自殘傾向。
青少年心理問題成因
家庭因素。家庭關系不和諧,使青少年長期處于壓抑狀態; 父母對青少年期望過高,或過度干涉和保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過于重視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心理變化;父母和孩子缺少情感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動向。
學校因素。部分教師缺乏平等意識,教育方法有失妥當,導致師生情感對立,使學生壓抑,精神緊張或焦慮;學校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沒有配備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嚴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社會因素。各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容易侵蝕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尤其是在如今互聯網普及時代,獲取各種思想和情感的渠道陡增,很容易步入誤區。
青少年自身問題。青少年容易沖動和產生逆反心理,到新的環境不能馬上適應。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發展還不夠成熟,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自我評價往往依靠于他人,容易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
如何幫助青少年?
家長幫助。父母能做到的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傾聽,認真對待他們的感受。他們可能想要一個擁抱,或者可能想要父母幫他們改變什么,又或者他們可能需要其他一些實際的幫助。
學校幫助。學校在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以及開設心理咨詢室為需要的孩子提供幫助。
尋求專業幫助。正視心理方面的煩惱,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通過談話咨詢或者藥物治療,同時如果青少年不想和家人談論他們與專業人士的談話,那么家里人應該要尊重他們的隱私,給他們留一點空間。(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李定遠)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