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來京推廣《如父如子》 成功與陪伴,哪個更重要
12月1日,北京大學一百周年紀念講堂座無虛席,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和演員利利·弗蘭克出現在電影《如父如子》的首映禮上。《如父如子》首映于2013年,曾獲第66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是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將于12月6日全國上映。此前,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深受中國觀眾喜愛。
雖然拍攝于十多年前,但在今天看來,《如父如子》依然有著動人的力量,引人深思。影片從一樁抱錯孩子的戲劇性事件出發,兩個家庭面臨要不要換回兒子的難題:是朝夕相處的感情珍貴,還是血脈相連的羈絆重要?雙方的貧富差距、教育理念等也讓問題變得更復雜。
談及創作緣起,是枝裕和表示,自己當年拍完電影《奇跡》后,回家發現女兒對自己很陌生,“第二天她看到我說,大叔,歡迎你再來啊。我心想,壞了,她不會以為我只是一個叔叔吧?這樣的反思,成為我創作《如父如子》的起點。”是枝裕和希望借助福山雅治飾演的良多這一角色,讓大家思考,要做一個什么樣的父親,“良多一直被父親的固有形象束縛著,當他看到另外一家那個完全不一樣的父親時,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父親身份。”
參與現場交流的電影學者戴錦華說,再看《如父如子》,她認為這部電影不僅在講一個抱錯孩子的倫理故事,也在講我們如何看待東亞盛行的成功學、績優主義。是枝裕和表示,良多一直認為自己平庸的父親是反面教材,不想變成他那個樣子,而公司的領導才是他心中的理想父親,這是良多在影片前半段表現出來的一種錯誤心態。
片中兩個家庭經濟實力存在較大差距,不少中國觀眾對那個從富裕家庭換回普通家庭的孩子表示同情。對于“交換孩子后,會變得更幸福還是更不幸”這一問題,是枝裕和坦言,他特別喜歡片尾兩個母親在河邊擁抱這一幕,這是劇本最初沒有的內容。“兩個男性在一起往往很快就有了競爭和對抗的意識,但女性卻不一定。兩位母親所在的階級、環境和心態都不一樣,但身為人母的心讓她們超越了各種差異,達成互相理解,她們是希望之光。這個擁抱讓我覺得,兩個家庭都不會走向破碎和不幸。”
拍攝該片時,是枝裕和的女兒還很小,如今則已步入青春期,大家很好奇他們現在的父女關系如何。是枝裕和笑言,跟當年一樣,自己現在依舊沒時間陪女兒,但他自認為他們父女的關系比電影里良多和兒子好多了。“我之前在法國拍了一年多戲沒回家,我給女兒發信息道歉,孩子回,沒關系,你不用介意。”
與福山雅治塑造的精英父親不同,利利·弗蘭克飾演的平民父親雄大雖然掙錢不多,但與孩子的相處卻非常融洽歡樂。弗蘭克表示,自己在表演前一般不做預設,拍《如父如子》時更是完全聽從導演安排,是枝裕和給了他很多人物背景信息。“《小偷家族》里我演的角色其實不是真正的父親,我要演出一個努力扮演父親的人,因此表演更夸張。《如父如子》里我是一個真正的父親,不需要太用力。雄大之前有過一次婚姻,所以他吸取了上一次婚姻的教訓,在第二次婚姻中盡力做一個好爸爸。”
《如父如子》中的演員還包括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樹木希林,她已于2018年去世。弗蘭克透露,他在現場穿的外套就是樹木希林的,袖子因此有點短,“我想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她的紀念。”本報記者 袁云兒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