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機器人在新賽道上加速跑
奔跑吧,河南機器人丨河南機器人在新賽道上加速跑
開欄的話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地區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河南在機器人新賽道上頻頻發力,一批創新成果加速涌現,為打造未來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面對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未來產業加快搶灘布局,河南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即日起,本報推出“奔跑吧,河南機器人”專欄,聚焦重點企業、拳頭產品進行深入采訪,講述機器人在中原大地加速奔跑的故事。
□本報記者 馬濤 張笑聞
40年前,一部由美國影星施瓦辛格出演的機器人電影《終結者》,激發起世人對未來世界的無限想象。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國自主研制的“未來戰士”機器狼驚艷亮相,可集群作戰、自主協同,讓人為之驚嘆。
從銀幕走向現實,從機械臂、工業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短短40年,機器人產業實現了“從0到1再到100”的跨越式發展,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當下,機器人賽道上競爭火熱,細分領域愈加尖端。面對這個未來產業的新賽道,河南如何謀篇布局、后來居上?
炙手可熱的新賽道
今年8月在北京開幕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向大眾展現了機器人科技的日新月異。
數據顯示,到2023年全球機器人總量已突破400萬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瑪麗娜·比爾曾表示,這一數字不僅是機器人技術迅猛發展的有力證明,更預示著智能新時代的到來。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步入“黃金期”,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參與制定修訂26項機器人國際標準,發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第一生產大國、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在此大背景下,部分省份和地區在機器人賽道上也呈現“領跑”態勢。國內知名頭部企業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復雜野外環境中實現長距離運動;上海一家新興企業生產的外形類似章魚的手術機器人,可以輕松完成一枚生鵪鶉蛋剝皮的操作。
隨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機器人賽道已炙手可熱,機器人產業正迎來迭代升級、跨越發展的窗口期。對河南來說,這個賽道不能缺席、這一機遇必須抓住,在新賽道上奮起直追、加速奔跑,事關我省未來競爭的“主動權”“話語權”。
蓄勢待發的“后來者”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近年來,我省將機器人產業納入28條重點產業鏈,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制造產業的兩個關鍵賽道之一,先后制定了《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等文件,建設了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龍門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培育出鄭州科慧、中信重工、翔宇醫療、中原動力等50多家重點企業,實現了產業鏈部分細分領域、關鍵環節的重要突破,擁有“拿得出”“叫得響”的產品。
“中原動力在視覺智能分析、機械臂控制、人機交互、多模態感知、低速無人駕駛等領域研發方面具有領先優勢。”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林杰表示,“我們研制的具身智能打磨機器人,集3D視覺引導、力反饋于一體,在電解鋁、鍛造、鑄造等行業得到快速應用,完美代替人工。”
與先進省份和地區相比,我省起步較晚,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高、產業規模還不夠大、產業鏈條還不夠完整。面向未來,作為這條賽道的“后來者”,河南如何乘勢而上、彎道超車?
一方面,實現“從1到100”的創新,持續壯大包括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在內的傳統機器人產業,不斷鞏固自身優勢,向礦山開采、水下作業、應急救援等更多領域創新產品示范應用,搶占發展先機。
另一方面,實現“從0到1”的突破,搶灘人形機器人藍海,依托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龍門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讓產學研、上下游、各環節相互協同,形成完整產業閉環,提升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質效。
布局未來的“關鍵子”
一臺高端智能化的機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仿生等新科技新產業,體現的是各種現代技術的綜合集成,展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在未來產業布局中是“關鍵一子”。
縱觀產業變革趨勢,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未來產業發展路徑不再如傳統產業那般線性推進,前沿科技呈現出交叉融合、多源爆發、群體躍升的態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領域一批極具爆發力的未來“根技術”在不斷突破。
搶灘未來產業,更需要系統思維、同步發力。
今年以來,河南在未來產業謀劃上“動作頻頻”。圍繞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無人機、醫療儀器等高技術領域召開會議,就產業規劃進行謀篇布局;中原再生醫學實驗室、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中原石墨烯實驗室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相繼揭牌落地;我省首個科學計劃《河南省醫學科學計劃(2025—2035年)》制定實施;印發《河南省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2024—2030年)》,圍繞未來產業6大發展方向進行布局……一張十分清晰的未來產業“規劃圖”“施工圖”躍然紙上。
展望未來,我們唯有以非常之力抓技術創新、抓聯合攻關、抓人才引育、抓產業集聚、抓生態構建,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方能在產業變革的大浪潮中迎頭趕上,在未來產業的新賽道上綻放光彩。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