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農田水利建設黃金期
□ 王立彬
歲月已晚,萬物訴寒。當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春農田建設關鍵時期,全國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視頻會議對有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抓住農田水利建設黃金期,加大投資投勞力度,將會為來年江河安瀾、農業豐收打一個好基礎。
蓄水如蓄糧、修堰如修倉。今年以來的情況表明,凡是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扎實的地方,抗災排澇能力就比較強,農業收成就比較好。目前,從北往南,江河湖庫陸續進入枯水期,農閑時期水利工程灌溉防洪任務減少,為農田水利建設施工提供了難得條件。要抓緊修復今夏以來水毀災毀農田設施,進行溝渠清理、整修,在明年汛前打通易澇地區農田“毛細血管網”。要統籌修復水毀水利設施、農村供水設施、農田灌排設施,優先安排資金,盡快恢復農業生產能力,保障農村人畜飲水和農作物時令灌溉需求,確保明年開春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施工黃金期,要用好真金白銀。目前,圍繞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中央財政耕地建設與利用資金、增發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供應充足。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力度,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增強農業生產韌性,更好穩定農業生產的“壓艙石”作用,穩預期、穩經濟。要多點發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省級支出責任,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引導、鼓勵社會投資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入,把預算內資金、特別國債資金的杠桿作用發揮好。
冬春農閑,田閑人不閑。水利工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規模大、資金規模大、勞動力需求大,可以帶動農民特別是脫貧群眾就業增收。農民是農田的使用者,對農田的好壞、工程的優劣,有最直接的發言權。要多征求種地人的意見,多吸收農村勞動力參與,充分調動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農田水利建設,重在建設、難在管護,要讓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建、管、護、用,讓農田水利建設成為提高農業產能、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一大抓手。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