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之/間》講述40載命運交錯
在賴聲川導演的名劇《暗戀桃花源》中,江濱柳和云之凡這對眷侶在戰亂中被迫別離40年,直至兩鬢斑白才得以重逢。《暗戀桃花源》首演35年后,賴聲川的第40部原創作品《江/云·之/間》將這段愛情故事再次搬上舞臺,于1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該劇通過二人之間長達40年的分離時光中寫給對方的書信,記錄了兩個錯置的情人和一個錯過的時代。電影演員張震和“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首次登上戲劇舞臺,共同講述這個充滿無奈與無常的人生故事。
賴聲川構建跨時空劇場詩篇
賴聲川將35年前的《暗戀桃花源》比作素描,而《江/云·之/間》是在故事主體結構之上,用更加細膩和豐富的筆觸,娓娓道來江濱柳和云之凡二人交錯的命運和時代洪流中的無盡思念;用富有哲思的場景,構建出跨越時空的劇場詩篇。
“回憶就像一個盒子。”伴隨《江/云·之/間》第一句臺詞響起,設計得像是一個古董“多寶盒”、又復雜得如同“華容道”一樣的舞臺在觀眾面前層層展開。每一格都是一段回憶,串聯起不同時空中無數的人生沉浮。
劇中還有很多封信,曾出演過《暗戀桃花源》的林青霞、丁乃箏都提供了不同時期角色的信件,增加劇作的文學美。其中,結尾時90歲的云之凡寫給曾孫女的那封信是賴聲川寫的。
張震和江濱柳有特別的緣分
“《江/云·之/間》是對我多年從影的驗收。”第一次演舞臺劇的張震,表示自己和這部戲有“很特別的緣分”:“江濱柳是長春人,我的姥爺也是長春人,《江/云·之/間》講的就是他們那一代的故事。所以演江濱柳,可以讓我有更多機會靠近我的家人,讓我回想起他們說話的樣子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讓我通過祖輩的生活線索,去發掘他們的人生。”
但演《江/云·之/間》對張震而言也是一個挑戰。最開始,他常常夢到自己沒有背好詞就被推上臺,“永遠都覺得稍顯不足,哪怕是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都已經熟到不能再熟的詞,可能跟觀眾一對到眼神,就什么都忘了。”
他認為電影表演和劇場表演很不一樣:“電影表演常常會被打斷,情感會不斷被調整重來,而舞臺劇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可以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零,從頭到尾重新演一個戲。”他會根據自己每天的心情,在每一場演出中做一些調整,“這也是演話劇好玩的地方,根據彼此之間的節奏感、氛圍、流動,可以做很多有趣的調整,這樣的表演體驗很特別。”
胡德夫自彈自唱演自己
“我出生在東部一個小漁港。出生的時候我祖父從南邊的卑南區上來幫我剪臍帶,祖父給我取了個小名叫作‘新港’,就是那個小港口。媽媽跟我說,我出生的時候,哭聲比太平洋的波濤聲還大,左右鄰居都聽得到。后來我仔細想了想,從媽媽的懷中落地,我的第一件衣服就是太平洋的風……”這是胡德夫在《江/云·之/間》里的第一段臺詞,來源于他的真實生命故事。
第一次出演舞臺劇的胡德夫是劇中唯一一個飾演自己的人,他自彈自唱,渾厚蒼涼的聲音一響起,無論是《太平洋的風》還是《匆匆》,無論是《橄欖樹》還是《500里路》,都讓人忍不住想流淚。那充滿故事的歌聲,就像海風一般,撫慰著每個人的鄉愁和記憶。(北京日報記者 王潤)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