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柿子”變成“硬石頭” 柿子應該這樣吃
通訊員 鄧宏哲
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節,流心的火晶柿子、甜脆的大黃柿、軟糯的柿餅是許多人的秋冬季首選。喬大爺平時獨自生活,先天聾啞的他無兒無女,靠弟弟和鄰居幫襯,生活雖然清貧但很充實。他的小院里種了一棵柿子樹,最近正是收獲季節,喬大爺時不時吃上一個,很是滋味。
有一天,他突發腹痛,而后肚子越脹越大,并且劇烈嘔吐,好幾天滴水未進,家人急忙把他送到當地醫院就醫,經過檢查,初步診斷為腸梗阻并給予補液、灌腸、留置胃管等對癥治療后,卻不見起色。治療了幾天喬大爺的腹痛越來越重,加上他先天聾啞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不適,無法配合檢查治療,當地醫生束手無策。幾經周折,喬大爺家人帶他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減重整形、普通外科負責人陳昆接診了他,陳昆為其腹部查體,并結合當地醫院的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為機械性腸梗阻。
腸梗阻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主要癥狀為腹痛、嘔吐、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其中機械性腸梗阻最為常見,通俗地說就是有東西堵塞了腸腔,導致腸道的排空受阻,腸管極度擴張,引發間斷的腹痛。
詢問其家人,告知喬大爺在腹痛之前曾進食了大量的柿子,不排除“柿石”導致的機械性腸梗阻,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陳昆立即為喬大爺安排了全腹部的增強CT檢查,果不其然,喬大爺的小腸里有一塊糞石堵塞,腸管擴張明顯,腹腔內已經因為腸管的擴張有大量的積液。
什么是柿石?怎么吃點柿子就長出石頭來了?
柿石主要由各種未消化的植物成分組成,如鞣酸、纖維素、果膠、膠質等。例如柿子、山楂中富含果膠和鞣質,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會形成難以溶解的凝膠塊,從而形成了結石。
明確診斷后,陳昆結合病情果斷為喬大爺安排了急診手術,但先天聾啞帶來的溝通障礙讓喬大爺無法配合扎針,留置胃管、尿管,這些常規的治療操作變得困難重重。
減重整形、普通外科醫護人員集思廣益,利用圖片及簡單的手勢等方式與患者溝通,順利完成了術前準備。術中,陳昆從喬大爺的回腸內取出了一塊大小5cm的糞石,探查所有腸管通暢后,手術順利結束。但術后康復才剛剛開始,喬大爺因為術后需留置胃管、尿管和腹腔引流管,再加上無法表達自己的不適,隨時可能出現拔管、拔針的情況。
該科護士長李蕓燕安排專職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科室護理人員用配合扎針后豎起的大拇指、不舒服時安慰地輕拍、交流時親切的微笑等細節,給喬大爺信心和力量,化解了醫患溝通障礙,用專業的診療技術和耐心細致的服務解除了他的恐懼和焦慮。隨著喬大爺腸功能逐漸恢復,留置的管道也順利拔除,開始進食流食。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喬大爺逐漸康復。
陳昆提示:空腹或大量進食柿子后,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胃腸結石,導致機械性腸梗阻,盡量在飯后服用柿子,且不能一次吃得太多。
那應該怎么吃柿子呢?
1.不要空腹吃柿子
空腹情況下柿子、山楂、黑棗中的鞣酸和果膠在胃酸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硬塊,即“胃柿石”。
2.不要吃柿子皮
柿子皮中的鞣酸是形成胃柿石的主要成分。吃柿子前一定要先把柿子皮撕掉,最好的辦法是將柿子放進碗里,澆上熱水燙一下,這樣就能輕松去掉柿子皮。
3.不要與含高蛋白的食物一起吃
含有高蛋白的魚、蟹、蝦、海參在鞣酸的作用下,非常容易凝固成塊,形成“胃柿石”。
4.別拿柿子當“下酒菜”
酒精進入胃腸道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多,鞣酸與胃酸相遇,易形成粘稠狀物質,與食物纖維絞結成團,難于消化、不易排出,久之造成腸道梗阻。
責任編輯: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