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五虎”為上戲學生上課:去痛飲生活的滿杯吧
摘要:你們看我在《嘩變》里演檢察官的時候,坐在旁邊的陪審團里沒有一句臺詞的演員,他們的肢體也都是有戲的。我們有個詞兒叫“踩肩膀”,就是雙方演對手戲的時候,彼此一個肩膀一個肩膀地“踩”上去——對方與你“搭詞”時,如果你光背臺詞就不對了,也要順著對方的口氣、語境繼續“搭”下去。
“我們被稱為北京人藝‘五虎’,其實就是因為我們85班就5個男生……”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如實相告”。在參加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演《嘩變》間隙,他與吳剛、丁志誠、王剛、高冬平這群《嘩變》中的主演,受邀為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上了一堂表演課,主旨就是無論對于表演還是生活,都要“真聽、真看、真感受”,“去痛飲生活的滿杯吧!”
問:吳剛在《潛伏》里演陸橋山,話劇對于您參與影視劇表演有何影響?
吳剛:在北京人藝跟先生們學戲,學的也是做人。他們言傳身教,我們深受影響。林連昆老師跟我們說,演員一定要養成一個“豬肚子”,就是說你的信息儲備量要多,就是你的生活積累要多。你得熱愛生活,要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濃厚的興趣。儲備信息,就是給自己充電。我的比喻則是,4年學習就是上山練功。功夫行了才能下山與人比畫。我演陸橋山之前,其實想演的是另一個角色,但是被別人定下了。我就想,那我得演得更好。剛才還說到我身體硬,當時女生可以考練劍,于是我就向老師申請去練劍,老師對我還挺寬容,同意了——但是我從來沒逃過課,每天堅持練劍,態度還是第一位的。
問:北京人藝對青年演員的要求是什么?
馮遠征:標準其實很簡單,聲(音)臺(詞)形(體)表(演)必須扎實。北京人藝是當前全國唯一一個演員不戴麥克風上臺的話劇團,因此要求每一位演員不戴麥克風就能讓自己的聲音傳遞到觀眾席最后一排。我有一次在招生時憤怒了,因為所有來考試的男生都只會跳筷子舞——演藝機構教的,這就說明根本沒有訓練過形體。我們北京人藝作為中國一流的劇院,首要擁有的“武器”就是最好的演員,所以我們的考核很嚴格。你們也不要因為是來考北京人藝就在考試時準備一臺京味兒戲,每個人要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揚長避短。哪怕考進來了,還有3個月的“入院培訓期”,每年還有一個45歲以下二級演員(含二級演員)的年度考核。我們結束了上海駐演,就要回去進行年度考核了。想在事業上有一片天地的話,必須基本功扎實。天天要成功,練好基本功。
問: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市場里如何做職業規劃?
馮遠征:中戲表演系學生入學時,每人會得到一個盒子,里頭裝著60個劇本,畢業后有多少人都看完了?我們都理解從量變到質變,但到自己身上能做到嗎?年輕演員應該去規劃自己的事業。我起初做演員的時候,也被人說“你沒唐國強帥,你沒朱時茂硬,你沒陳佩斯丑,你能演什么?”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也跌倒過。我們剛進北京人藝的時候,我們也想成為于是之老師那樣的大演員;但是我們普遍都在跑龍套。但是我們依然告訴自己,未來要成為一個好演員。
吳剛(接話):你一張嘴,我就知道你4年練沒練功。我們在北京人藝當學員時,每天早上練晨功,是林連昆老師帶的,沒一個人敢懈怠。
問:在《嘩變》中您最松弛,如何在保證臺詞清晰的情況下兼顧松弛自然?
丁志誠:我們劇院有一句話,叫“痛飲生活的滿杯”。(注:這句話是濮存昕的父親、原名濮思荀的北京人藝原院長蘇民導演,送給每一屆學生的格言,出自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意為“人生就像一杯滿杯的酒,無論酸甜苦辣都要痛快地喝”,亦即要充滿激情地生活。)要把這個行當,當成自己一生奮斗的職業,一定不僅要感受還要體會,一定要說有張力的臺詞。我們學的時候要學得多,但是演的時候要會減,把自己減得干干凈凈的。表演,也是大道至簡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真誠。
問:北京人藝“一棵菜精神”講究的是高度合作,你們是如何做到的?
王剛:我們有個“表演三要素”理論:一,深厚的生活基礎;二,深刻的內心體會;三,鮮明的人物形象。達到這三要素,人物就立起來了。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相互為其他人的角色烘托氣氛。我們演一臺戲,并不是哪個主角一個人演得特別出色就可以了,而是通過集體創造,集體默契,才能把整臺戲呈現給觀眾。你們看我在《嘩變》里演檢察官的時候,坐在旁邊的陪審團里沒有一句臺詞的演員,他們的肢體也都是有戲的。每個人的表演,匯合到一起,才能把整臺戲完美地呈現出來。
問:塑造角色時如何表現出細化的特色?
高冬平:在排一家子吃飯,兄弟姐妹表達各自意見時,年輕演員會聽對方把臺詞說完,自己咽下飯之后再說話。事實上,在生活中如果著急表達觀點時,人可能飯菜還沒咽下去就搶白對方了。我們有個詞兒叫“踩肩膀”,就是雙方演對手戲的時候,彼此一個肩膀一個肩膀地“踩”上去——對方與你“搭詞”時,如果你光背臺詞就不對了,也要順著對方的口氣、語境繼續“搭”下去。年輕演員千萬不要學別人,你一定要演出你自己的個人魅力。
記者 朱光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