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預警更精準 河南已建成501公里標準化堤防體系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王丹
近年來,河南在完善防洪工程體系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如何讓洪水預警更精準?
10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就多個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25年來,河南黃河干流累計供水643億立方米
發布會上,河南黃河河務局總規劃師李東陽表示,河南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克服來水偏枯等不利條件,有效應對流域干旱等嚴峻挑戰,保障了省際高村斷面流量連年達標,實現了黃河干流連續25年不斷流。25年來,河南黃河干流累計供水643億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我省黃河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在強化總量控制方面,河南依據“八七分水”方案,按照豐增枯減的原則,科學編報年度調度計劃,滾動編制月、旬用水計劃,實施日用水計劃動態調整,精準實施水量統一調度,精細調度每一方水。
李東陽介紹,近年來,河南強力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完善“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圍繞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標準化堤防全線建成。黃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全面完工,河南黃河目前已建成集“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于一體的501公里標準化堤防體系,全部達到防御花園口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的設防標準。
河道整治工程體系日趨完善。通過實施黃河下游“十三五”“十四五”防洪工程,累計新續建河道整治工程53處;改建加固險工、控導、防護壩45處,有效控制了游蕩性河勢,穩定了中水流路,極大減輕了堤防的防洪壓力,保障了灘區群眾的生活生產安全。
支流治理穩步推進。通過實施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加固沁河堤防122公里,新續建、改建加固險工38處,使沁河下游堤防全部達到設防標準,有效提高了洪水防御能力。通過實施金堤河干流直管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對險工、病險水閘、堤頂道路進行了改建加固。
生態防護體系持續完善。近年來,累計植樹219萬棵,黃河堤防沿岸已建成臨河防浪林、堤肩行道林、背河生態林組成的綠色屏障。
構建預報“三道防線”,讓洪水預警更精準
發布會上,河南黃河河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旭臨介紹,為加強雨情水情監測預報預警,補好災害預警監測短板,科學精準預測預報,水利部創新提出了加快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這也是水旱災害防御三大體系之一的監測預報體系。
近年來,河南在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實踐,不斷加快河南黃河流域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設,在洪水防御中贏得先機。
“第一道防線”是對“云中雨”進行預估,由氣象衛星+測雨雷達+降雨預報模型等組成,是延長洪水預見期的重要舉措。目前黃委已建成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三門峽到小浪底區間3臺測雨雷達和黃河流域天氣雷達應用服務系統,同時,利用特有的黃河流域降水預報模式,對未來幾天降雨進行評估,并對可能發生的洪水作出預報。
“第二道防線”是對“落地雨”進行評估,由雨量站+產匯流水文模型等組成,對接“第一道防線”的監測預報成果,是在洪水發生之前對洪水過程作出預報的重要環節。目前河南黃河流域已建成424處雨量站,當降雨發生時,第一時間將降雨時間、降雨強度和降雨量等數據傳入洪水預報模型,對產匯流過程進行分析和推演。
“第三道防線”是對“洪水”演進進行監測預報,由水文站+洪水演進水動力學模型組成,對接“第二道防線”,是提高預報精度的重要手段。我省黃河流域已初步建成水文站33處、安裝工程水尺136處、布設河道大斷面198個,實現對洪水全過程、全自動水文監測感知。從而實現上游水文站的精準測報,以及向下游水文站或斷面預報洪水演進信息,實現滾動傳導預報,進一步提高預報精準度。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
每年的黃河調水調沙,社會大眾都很關注。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今年7月,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將與小浪底等水庫聯合運用,進一步增強黃河水沙調控和水資源調蓄能力。
河南黃河河務局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劉紅衛介紹,2001年12月小浪底水庫全面建成,為實施黃河調水調沙提供了工程條件。每年7月1日黃河進入汛期,按照防洪法要求,汛前必須將水庫水位降至汛限水位,騰出迎汛庫容;汛期發生洪水時,經水庫攔洪削峰后,超出汛限水位的水量也要盡快下泄,為后續再次發生洪水留下攔蓄空間。調水調沙主要利用這部分水,來塑造最有利于沖沙減淤的流量,以減少水庫及河道淤積。
截至2024年汛前,下游河道累計沖刷泥沙21.6億立方米,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過流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河道行洪能力顯著改善。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與小浪底等水庫聯合運用,將進一步增強黃河水沙調控和水資源調蓄能力,對健全黃河水沙調控體系、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劉紅衛說,隨著黃河黑山峽等控制性骨干工程開工建設,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將更加完善,黃河調水調沙作為處理黃河泥沙的重要手段將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全力保障黃河安瀾。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