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薪酬較快增長,如何持續推動“技高者多得”?
新華社記者 姜 琳 黃 垚
記者近日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獲悉,我國技能人才工資分配制度不斷健全,薪酬水平取得較快增長。2021年至2023年,取得高級技能及以上、中級技能、初級技能鑒定證書的技能人才年平均薪酬分別累計增長6.2%、9.6%、7.7%,快于各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印發一系列文件,推動各地企業開展技能等級自主評價,支持技能人才提技提薪。各地也結合自身產業規劃和人才結構特點,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
記者了解到,2024年7月開始施行的《廣東省技能人才發展條例》,為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工作提供有力法制保障。浙江省2023年向社會發布153個職業細類技能人才、51類數字職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信息,為企業合理確定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提供參考。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發布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戰略性新興行業細分領域工資價位和工資指導線。
“以技能為導向的激勵,努力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貢獻突出者多得,充分激發人才成長動能和創新活力,對勞動者、企業和社會都有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工資收入調控研究室主任王霞說。
企業薪酬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部分高技能人才薪酬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2023年全國高技能人才的薪酬90分位值在17萬元左右,超過75%的中層管理人員。除薪酬收入外,部分高技能人才還可以憑借其技能要素和實際貢獻,參與企業股權激勵和股份分紅。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占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如何持續推動“技高者多得”?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工資收入調控研究室研究員王宏表示,從我國實際情況看,以技能為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技能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技崗不匹配、薪酬總體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
2024年年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新培育領軍人才1.5萬人次以上,帶動新增高技能人才500萬人次左右。對在技術革新或技術攻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才,企業可從成果轉化所得收益中以獎金、股權等形式給予獎勵。
為突出激勵保障,增強技能就業吸引力,2024年9月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明確要求“動態發布技能人才薪酬價位信息,引導企業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進一步深化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和長效激勵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結合新領域新賽道的生產組織特點,增強技能人才薪酬激勵政策和制度供給。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