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征路 奮進新征程丨將紅軍的故事永遠傳頌
河南日報記者 徐東坡 祁思元
離開022縣道,駕車沿入村水泥路行駛,一座高大的“五星拱門”矗立在村口,門上一顆紅色五角星熠熠生輝。10月10日,記者來到光山縣文殊鄉花山村,探訪紅二十五軍長征決策地——花山寨會議舊址。
花山寨會議舊址保護中心宣講員王偉懿介紹,花山寨原是花山村的一座山寨,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此召開會議,決定紅二十五軍實行長征,史稱“花山寨會議”,這次會議成為紅二十五軍前途命運的轉折點。
花山村三面環山,山上綠樹繁茂。村中鄂東北道委司令部舊址、徐海東等紅軍將領舊居等一個個紅色遺址、遺跡散落分布,傳頌著動人的紅色故事。
村中一角豎立著一座雕像,講述的是匡氏八子弟踴躍參軍的故事。王偉懿介紹,紅二十五軍來到花山寨時,炊事班班長匡占華請假回到家鄉匡家灣,向親人們介紹紅軍、宣傳革命。匡占華的弟弟匡書華和6名堂弟堂侄受到革命精神感召,一起參加了紅軍,然而,包括匡占華在內的7人都在后來的殘酷戰爭中相繼犧牲了。
在村子一面山坡上,高大的紅二十五軍軍旗雕塑似在迎風飄揚,獵獵軍旗下,程子華、徐海東等6位紅軍將領的半身雕像一字排開,當地人將這里稱為“紅軍墻”。沿“紅軍墻”后山上的石階拾級而上,可看到一座烈士陵園,園里豎立著9塊烈士墓碑,安葬著姚志修、胡柱先等烈士。
在臺階的下方不遠處有三間瓦房,已是耄耋之年的志愿軍老兵王茂貴就住在這里,他已堅持為陵園內烈士守墓56年。當天,光山縣南向店鄉第一初級中學幾百名師生來到花山村開展研學活動。在“紅軍墻”前,王茂貴老人穿上“軍裝”,當起講解員,講述紅色故事。
“只要我還能動,我會一直為烈士守下去,如果將來我不在了,我會讓我的兒孫們來守墓。”王茂貴說,無數英烈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獻出生命,他們應該永遠被銘記。
光山縣文廣旅局黨組成員、文物事務中心主任劉春霞介紹,近年來,光山縣不斷推進紅二十五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光山段項目建設,規劃建設16個重點項目,并將花山寨部分作為重點建設內容,傳承長征精神,講好紅色故事,努力擦亮光山這張紅色文化名片。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