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好仁:好人欣逢好時代 盛世福蔭徐好仁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富貴和長壽是很多人畢生追求的目標,縱觀古往今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從未放棄過追尋。財富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然而長壽則可遇不可求,如果百歲之年還可自由走動,能與年輕人暢聊數小時依舊神采奕奕,想必一定是福報深遠。
徐好仁,便是如此。
重陽節前夕,記者在西平縣柏城街道三里灣社區采訪百歲老人徐好仁。去采訪的途中要經過幾處公園,秋風中,桂花的香氣彌漫開來,樹木依然蓬勃、鮮花依舊燦爛,每一處色彩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這樣的美景,讓記者不禁聯想到采訪過的一位位百歲老人,與此同時也能真切感受到西平蓬勃向上的發展動力。近年來,西平上下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西平,發動黨員和群眾、鄉賢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全民共建綠色家園的良好局面,正因如此,才有了記者筆下那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初見今天要采訪的長壽老人徐好仁老先生,記者便感受到他含蓄恬淡的氣質。眼前的這位百歲老人面容清瘦,耳聰目明,隨和內斂,思維清晰,溝通起來沒有任何障礙,他的目光如閃光的琉璃,閃爍著一縷縷慈悲的意味,與之目光對視,讓人心生溫暖。
徐好仁,人如其名,性情似一襲幽蘭。歲月輕撫過頭頂,百年而無恙。因為他一生都喜歡幫助別人,也喜歡委曲求全,被街坊鄰居稱為“好人一枚”!
說起公公徐好仁,兒媳婦張愛玲娓娓道來。
“俺公公是三里灣社區居委會居民,西平縣交通局退休干部。生于1924年2月1日,今年100歲整。”能夠清楚地記得長輩的各種信息,可見張愛玲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有多么盡心盡力。
徐好仁老人有四個女兒和三個兒子,目前跟著小兒子一起居住。
“老人家,您兒媳婦待您如何啊?”記者問。
“不好我能活這么大年紀?是不是半截身子早入土啦?”沒想到老人家思路清晰、語言表達到位,給記者來了個反問,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俺公公喜歡早睡早起,生活中沒有啥不良嗜好,平日里不吸煙不喝酒,一日三餐飲食非常規律。我最佩服公公的是他心態平和隨性,對每個人都很和善。雖然說退休多年了,可他還是很喜歡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關注西平的發展變化。在我的記憶中,他沒生過啥大病,沒事時喜歡遛遛彎、逛逛公園……”在張愛玲眼中,公公是老年群體里身心健康的優等生。
“公公還教導我們不要和鄰居有矛盾,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不能占公家的小便宜。”張愛玲說。
“老人家,能不能講講你年輕時的經歷啊?”記者對老人的人生故事充滿了興趣。
沒想到,一提起年輕時的事情,淚水便開始在老人家的眼眶里打轉兒,說話也有些哽咽了:“別提了,我在舊社會可是受了不少苦啊,俺父母的日子更苦,他們去世早。自己是家里老大,所以做飯刷碗,包括照顧弟弟妹妹,都落在自己頭上……”打開記憶的閘門,多少往事涌上心頭,老人一邊慢慢回憶著,一邊細細講述著。
“我16歲就當電工,也會織綢緞,只要是農村能掙錢的活兒,我基本上都會。干工作幾十年,我盡心盡力,從不占單位一分一毫的便宜。那時候家里孩子多,誰都不知道我遭了多少難,吃了多少苦,但從來沒給別人說過這些……”
說到此處,老人家停頓了許久,眼里分明有淚光閃爍。他似乎不想再回憶那令人心酸的過往。怕老人感懷,記者及時岔開話題。
老人家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一生受盡了苦難,但一直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干勁,前些年還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兩年有點力不從心,就把財政大權交給了兒媳婦。
“俺公公好照顧,不挑食,年輕時愛吃兔肉,都是從街上買回來自己或燉或炒,或風干后再吃;現在年齡大了,牙口不好了,經常吃豆腐和雞蛋。”張愛玲說。
“兔肉和豆腐可都是咱這里的天然美食啊。”記者感慨。
“是哩,說不定這和我長壽還有一定關系哩!我現在退休工資能拿4000多塊錢,馬上還可享受百歲高齡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過著吃不飽飯的日子,都不敢想如今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像做夢一樣。恁年輕人不一定能體會到我的心情……”說起如今的生活狀態,老人家神采飛揚,表情和語氣中,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幸福。顯然,對當下的好日子,他很感恩,也很知足。
回首漫漫人生路,誰人不是披荊斬棘、風雨兼程,但又有多少人能夠跨越百年、親歷時代的變遷。
“兒孫孝順,社會風氣好,生活環境好,黨的政策好……”當記者問及老人的長壽原因時,徐好仁自己總結道。
“您一輩子心眼好、對人好!”張愛玲自豪地說,老人家一輩子踏實苦干、與人為善。自從退休之后,看電視、看報紙是老人平日里最喜歡的消遣方式。老人每天都要看《新聞聯播》,關心國家大事、國際局勢。每天花半個小時看《老人春秋》《駐馬店日報》,了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然后到附近公園里轉轉,活動一下筋骨。
“這些年,西平新修建了好多大公園、小游園,老年人活動可方便了。”說起西平的發展變化,老人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遍布全縣的大型廣場、口袋公園、文化藝術場館以及城市書房、農家書屋等成為重要的文化載體,廣大群眾在茶余飯后的活動中,提升了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質,潛移默化中促進了身心健康,為健康長壽儲備了“優勢”。
通過讀書看報保持與時代的溝通,在西平大大小小的公園里收獲快樂的心情;再加上心胸豁達、與人為善、與世無爭……其實,這些特點對老人的思想、情緒、健康等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和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的人格底色,也是人長壽的密碼之一吧。
濃濃敬老情,有愛有溫度。10月6日,柏城街道辦事處在合和新城舉辦了“每家端出一盤菜,我們小區充滿愛”百家宴主題活動,縣委副書記吳振國,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中華和柏城街道黨政班子成員及小區群眾齊聚一堂,共同迎重陽、享美食,吳振國和丁中華給老人們夾菜、斟酒、倒水,干群歡聚一堂,其樂融融。近年來,西平縣高度重視并扎實做好老齡工作,大力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增添“人情味”和“煙火氣”,在全縣凝聚團結進取、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力量,長壽老人越來越多……
記者告辭時,老人家執意要送,這時記者發現老人家門口的石榴樹枝繁葉茂,顆顆石榴像小燈籠,壓彎了枝頭,仔細觀看,每一顆石榴都咧開了嘴巴,迎著秋陽開心地笑著。春華秋實,每逢花季,紅花綠葉;每逢金秋,碩果盈枝。這些景致為小院增添了許多詩意和畫意,同時也為生活增加了不少笑語和歡聲。
石榴樹象征著人們所希望的那種多福多壽、子孫滿堂、興盛紅火的幸福生活,正因如此,秋日的石榴更加惹人喜愛。想到此,記者便讓老人家留步,站在石榴樹前,多拍了幾張照片。兒媳婦幫他整理衣衫,老人淡淡地、淺淺地笑著,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踏踏實實做好人,百歲“好仁”福報深。
其實,在長壽之鄉西平大地,有太多像徐好仁這樣的好人、像徐好仁這樣的百歲老人,都在享受著嶄新時代帶來的幸福紅利,都在沐浴著盛世中國的燦爛光輝,西平縣廣大干群也正奮力朝著“凝心聚力、實干興西”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平鏗鏘前行。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