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名縣” 書寫文旅融合“大文章”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文 見習記者 趙永濤/圖)9月27日,西平縣被商務部授予第二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這是西平縣以商文旅融合為抓手、不斷推進“商貿富縣”“文旅名縣”建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成果。
近年來,西平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出新”,城區與鄉村競相“出圈”,業態與品質全面“出彩”,邁出打造文旅名縣的堅實步伐,努力繪就“嫘祖故里·花海新城”的嶄新畫卷。
臨近國慶假期,很多景區更加多元的活動相繼舉行,不斷豐富著游客的體驗感和幸福感。連日來,嫘祖海棠園、嫘祖文化苑、植物園、鳳凰橋等文旅融合示范項目已引來八方游客,為當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遠古嫘祖桑梓地,千年古縣看今朝。”文化是軟實力,旅游是硬招牌。西平縣圍繞打造“花海文旅新城”的目標,統籌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讓更多人吃在西平、住在西平、行在西平、品在西平、娛在西平、游在西平、唱在西平、寫在西平。
縣委、縣政府強化統籌,各部門通力協作。融入“老家河南”品牌聚能計劃,全力打造千年古縣、文化之鄉、嫘祖故里、服裝新城、酒鄉劍谷、中國漁都、長壽勝地、花海西平;每年都精心創意辦好嫘祖故里拜祖大典、海棠文化旅游節、西平長壽宴等活動,叫響“北有洛陽牡丹、中有西平海棠、南有武漢櫻花”文化品牌,吸引海內外炎黃子孫到西平尋根問祖、旅游觀光、投資興業。
做大鄉村旅游,以老王坡民俗文化園、農耕文化園為樣板,利用閑置房屋、荒宅等閑置資源,建設培育發展一批生態康養、文物古跡、農俗體驗等特色鮮明的文旅小鎮、特色旅游村,如紅薯小鎮、蒲公英小鎮、出山鎮牛昌村等。聚焦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發揮西平縣委舊址、焦之崗革命紀念館、金剛寺戰役紀念館等旅游交通暢達工程、旅游設施提升工程,優化縣域內交通公共設施網絡,完善景區旅游服務中心建設綜合服務功能,讓游客行得暢;持續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打造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完善文旅服務。
西平縣不斷豐富“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旅游產業鏈,西平縣實施開展“十大名吃、十大名店、十大名廚、十大名菜”評選,打造特色餐飲品牌,讓游客吃得香;提升住宿質量,讓“農家樂”提質升級,讓游客住得好。
棠溪寶劍、彩虹香包、石磨香油、蒲公英、金銀花茶等特色商品,做好線上線下營銷,創造更多旅游附加值,讓游客購得爽。
產業興,則城市興;城市興,則人民興。
西平縣以項目為“著力點”,文旅業態遍地開花;以產品為“突破口”,文旅品牌錦上添花;以宣傳為“重頭戲”,文旅產業步步生花;以質量為“生命線”,文旅服務多點開花……文旅產業內涵外延持續拓展,為西平縣堅持以“文旅名縣”打造名片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衍生項目。西平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郭莉介紹,目前,中青旅、河南銀基投資集團、許昌龍之翼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正與西平縣對接洽談,進行棠溪源風景區、生態濕地公園、嫘祖文化苑等文旅項目的進一步投資開發。棠河、豫坡兩大酒業集團廠區已建成3A級景區,所生產的嫘祖故里酒、豫坡老基酒等系列產品深受省內外消費者喜愛。
以冶鐵鑄劍文化為切口,抓住西平有世界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戰國冶鐵遺址的歷史優勢,規劃建設冶爐城遺址公園、中國古代兵器博物館、冶爐城戰國風情體驗小鎮等,打造西平治鐵鑄劍文化品牌。戰國冶鐵遺址被命名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已爭取上級資金對遺址進行保護性開發,棠溪寶劍已被命名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天下第一劍”“中華第一劍”商標使用權的企業,被世貿組織156個成員國認定為“原產地注冊保護產品”。
以海棠文化為依托,發揮西平全國海棠種植最多、品種最全的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完善“兩河三園”精細化開發,在吃、住、行、游、娛、購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打造“花海旅游新城”四季游品牌。目前,西平海棠覆蓋面積達70多平方公里,種植超百萬株,嫘祖河、小洪河沿岸形成綿延十多公里的海棠花長廊,多次被中央電視臺、香港衛視展播。每年海棠花開,西平縣都舉辦海棠文化宣傳月系列活動,日接待游客10萬人次。各企業爭相注冊海棠相關品牌,并開發海棠茶、海棠酒、海棠罐頭、海棠醋等系列文創產品。
以長壽文化為名片,抓住西平是中國長壽之鄉、棠溪源國家森林公園是天然氧吧、西平綠色農產品是長壽之基的生態優勢,打造全域旅游生態康養品牌。目前棠溪源文旅康養度假區項目正在整體規劃中,西平縣銀基旅游度假區項目正在籌建中。已開展西平“十大名吃”及長壽食品評選活動,創建全省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2個。西平小麥、西平紅薯已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稱號。目前,正與多家企業洽談,進行長壽系列食品的開發。
花海西平,前景可期;和美西平,幸福可及。乘著文旅融合的東風,西平縣文旅產業發展的巨輪已鳴笛起航。西平縣委書記侯公濤表示,西平將以文旅融合的“手筆”,讓歷史融入現代生活,用資源激發城市活力,以文化賦能產業升級,描繪花海之美,再現人文之盛、演繹歷史之厚,堅持“文旅名縣”不放松,就一定能夠在實現“凝心聚力、實干興西”的道路上留下更多西平文化符號,叫響更多西平文化品牌,講述更多西平文化故事,詮釋更多西平文化魅力,讓西平的文化之韻傳遍神州大地!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