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鄒氏泥塑:指尖上的藝術瑰寶
記者 李玉榮 見習記者 余川
在正陽鄒氏泥塑工作室內,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在柔和的燈光下顯得十分生動。從古典神話中的《姜子牙》到充滿現代氣息的《花生五福娃》,再到充滿文人雅趣的《竹林七賢》,鄒氏泥塑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每一位到訪者的目光。
鄒明乾正在制作泥塑。
“小時候,泥巴就是我的玩具。”正陽縣慎水鄉鄒氏泥塑的第五代傳承人鄒明乾笑著說。
“平時看電視劇的場景、生活中難忘的回憶都成了我創作的靈感源泉。”鄒明乾指著一對老夫妻相依相伴的泥塑說,那就是他在公園里看到的景象,回來后,就創作出《白頭偕老》的泥塑作品。
鄒明乾的泥塑作品之所以生動傳神,離不開他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感悟。他常說:“用心用情才能捏出好的泥塑作品。”他的泥塑作品不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也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人文關懷。
鄒氏泥塑的輝煌始于2012年。那一年,鄒明乾的代表作《姜子牙》在河南省民間藝術展覽中一舉奪得金獎,不僅為鄒氏泥塑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也開啟了鄒明乾藝術生涯的新篇章。此后,鄒氏泥塑頻頻亮相各類展覽,并多次榮獲金獎,成為河南民間藝術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姜子牙》的成功并非偶然。鄒明乾在創作過程中,深入研究歷史文獻,力求還原人物的神韻與氣質。他的《姜子牙》威嚴而不失慈祥,仿佛能穿越時空,與觀眾進行心靈對話。這一作品不僅展現了鄒明乾高超的技藝,更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
如果說《姜子牙》是鄒明乾對傳統文化的致敬,那么《花生五福娃》則是他現代創意的結晶。這組作品以花生為原型,通過夸張的手法塑造了五個活潑可愛的娃娃形象,寓意著五福臨門、吉祥如意。在駐馬店市文化節上,《花生五福娃》作為特展作品亮相,憑借其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技藝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再次為鄒氏泥塑贏得了榮譽。
在鄒明乾的工作室里,一組《竹林七賢》系列泥塑格外引人注目。這組作品以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為原型,通過細膩的刻畫,展現了他們各自獨特的性格和氣質。鄒明乾在創作過程中,不僅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還多次前往竹林七賢的故鄉實地考察,力求還原那個時代的風貌和人物的精神世界。這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再現,更是對文人雅趣的頌揚。
鄒氏泥塑,這一源自民間的藝術形式,在鄒明乾的手中煥發了新的生機。作為農民藝術家,鄒明乾四十余年如一日,癡迷于泥塑創作,用指尖的魔法將一塊塊普通的泥巴變成了講述故事的藝術瑰寶。
為了將泥塑藝術傳承下去,鄒明乾還積極投身教學工作。他在正陽縣老干部大學開設的泥塑課,吸引了眾多學生學習。同時,他還與黃淮學院合作,定期為該校學生授課,培養了很多泥塑愛好者。
“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鄒氏泥塑的魅力。”鄒明乾說,他將關注正陽縣的風土人情、淮河系列文化等更多題材的創作,用泥塑藝術講述更多動人的故事和精彩篇章。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