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始終裝著百姓——記驛城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負責人張豪
通訊員 高靜 趙海洋
公益訴訟工作直接面向群眾,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自2001年參加檢察工作,由辦理民事和行政檢察案件“轉行”到公益訴訟工作以來,他先后排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百余條,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干警埋頭深耕、不求回報的高尚情操。他就是驛城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負責人張豪。
國有財產的“護衛兵”
2021年6月,張豪帶領公益訴訟檢察干警開展“耕地占用稅”專項監督活動時發現,一家企業存在少繳耕地占用稅的情況,涉案耕地面積18萬平方米,合計稅款445萬元,相關納稅人未依法繳納稅款。
經調查取證、走訪座談,該院依法向稅務部門制發關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追繳耕地占用稅、全面核查轄區內涉及耕地占用稅情況、及時組織征繳類案耕地占用稅、防止國有財產繼續受到侵害的檢察建議。
稅務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立即催繳涉案企業的耕地占用稅,同時改進工作方式,健全綜合治稅平臺,對涉及耕地占用稅的類案進行清繳,并將整改結果書面回復該院。截至當年10月中旬,共收繳耕地占用稅及滯納金1.36億元。
民營企業的“呵護者”
2020年,張豪時任該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協助部門負責人陳靖辦理的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案件,涉案標的金額2500多萬元,案情極其復雜,且缺少類似可供參考的案例。
張豪積極查閱分析案件執行文書,與雙方當事人和法院執行部門溝通了解后,認為法院的違法執行行為侵犯了河南中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河南寶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合法權益,應予糾正。考慮到該案的復雜性,張豪向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咨詢,并取得支持。部門全體干警連續多天加班,最終將案件事實脈絡查證清楚、法律適用認定準確、論證過程合法合理。隨后,通過檢察建議和“兩長協調機制”幫助民營企業追回建設工程價款,促進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該案被檢察日報刊發,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轉載,并被大河報、河南法制報、駐馬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生態環境的“捍衛人”
2023年4月,驛城區“兩會”期間,部分人大代表提出加強噪聲污染防治的代表建議,并將靖宇廣場噪聲污染線索移送至驛城區人民檢察院。該院隨即立案調查,成立辦案組,張豪任辦案組組長。他先后5次帶辦案組到靖宇廣場對噪聲分貝進行現場檢測,向周邊居民發放調查問卷600余份,向相關部門溝通了解情況。案件調查期間,張豪多次與驛城區人大常委會聯絡溝通,通過電話聯絡、走訪人大代表13名,征求噪音擾民防治工作的意見建議。
2023年5月,針對此案,驛城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靖宇廣場附近居民、師生、醫患人員代表、相關行政機關參加聽證。聽證會結束后,驛城區人民檢察院向驛城公安分局等行政機關公開送達檢察建議,要求相關行政機關嚴格履行噪音污染監督管理職責,建立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同配合,推進行政區域內噪聲污染防治工作。
檢察建議發出后,張豪主動與相關單位溝通,聯合生態環境、城市管理部門和屬地政府在靖宇廣場設置廣場噪音防治聯合執法辦公室,各單位分別選派1人于每天18時至22時駐點監管,指導周邊群眾合理正常開展休閑娛樂活動,聯合相關行政機關開展巡查9次,對群眾進行現場勸導100余人次,發放宣傳手冊2000余冊,取得群眾理解支持。
2023年6月,各行政機關回復稱廣場噪聲污染問題已初步整改到位,并將常態化推進問題整治。該院邀請人大代表現場查看整改效果,經進行現場檢測,廣場區域噪聲穩定在50分貝左右,符合規定限值,周邊群眾普遍反映噪聲污染問題已得到有效改善。
通過該案的辦理,為該院開展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2023年8月23日,為進一步凝聚人大監督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合力,驛城區人民檢察院與驛城區人大共同研究建立了《驛城區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機制》,為該項工作從制度上提供了保障,提高參與社會治理的監督效能。
張豪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都是利民生、接地氣的案件。在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時,他每次必身先士卒,遇到崎嶇的山路,他先走;遇到濕滑的河道,他先趟。他不僅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還關心青年干警的成長,進行“傳幫帶”,培養出多名業務能力強、能夠獨當一面的青年干警。
多年來,在張豪的努力下,該院公益訴訟檢察督促清理固體廢物300余噸,督促整改違法生產企業余家,督促疏通河道20余公里,督促收回稅費14000萬元,督促保護耕地400余畝,督促烈士紀念設施保護38處,與驛城區河長辦簽訂了“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聯合巡河200余次,協作辦理河道案件12件;與驛城區林長辦簽訂了“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聯合巡林30余次,協作辦理林業案件5件;與驛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關于加強對食品藥品領域公益訴訟檢察的若干規定》,協同辦理食品藥品領域案件4件……
責任編輯:牛云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