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他終于送出了這塊牌匾……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王文航
“你好,郭強醫生上班了嗎?”近日的一天不到早上7:30,在市中心醫院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有兩位老人站在醫生辦公室門口逢人便問。
見老人年事已高,一起扶著一塊兩米長的牌匾。該科護士長薛曉紅連忙把他們帶到辦公室,讓他們先坐下休息。
“這牌匾半月前就做好了。今天我們老兩口5:00起床,一大早來感謝郭強醫生,是他救了我的命。”老先生聲音響亮,說起話來鏗鏘有力。
很快,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副主任醫師郭強走進醫生辦公室,看到老兩口,先是一驚,而后笑著問:“大爺大娘,你們怎么來了。”老兩口眼含熱淚激動地說,“我們等了五年多,終于等到今天,一定要來感謝你,要不是你當初給我做手術,我恐怕早就不在了。”
原來,5年前,楊先生無任何征兆出現黑便,逐漸發展為大口嘔血、頭暈乏力、意識不清,家人趕緊把他送往當地縣醫院進行救治,因治療效果不明顯,緊急轉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當時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的值班醫生正是郭強。
在穩定楊先生的病情,完善相關檢查后,郭強發現楊大爺的胃上長了個腫瘤,而且做胃鏡檢查時顯示腫瘤上有一根血管破裂,正在持續出血。經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胃腸內科、外周介入科、內鏡診療中心、麻醉科手術部等科室專家共同會診后,考慮楊先生為胃間質性腫瘤伴消化道出血。
當時楊先生的血紅蛋白只有56g/L,不到正常人的一半,情況十分危急,郭強當機立斷,立刻給楊先生實施手術,順利切除胃部腫瘤并進行止血。
術后,在科室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楊先生身體恢復良好,病理結果證實胃部腫瘤為胃間質瘤。
胃間質瘤是一種起源于間質細胞的軟組織肉瘤,早期可能無癥狀,大多患者都是在胃不舒服、胃脹、胃疼,或進行體檢、手術時發現。
楊先生出院后需要服用藥物進行一年的靶向治療,郭強耐心地為他講解了后續治療情況,并在中華慈善總會指定的注冊醫生、胃腸外科疝與腹壁外科負責人劉大勇的指導下,成功向中華慈善總會申請到了援助,大大減輕了楊先生一家的經濟壓力。
如今5年過去,楊先生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最新的復查結果顯示,各項指標一切正常。“我記得郭醫生說過,我這個病只要五年后沒有復發,就可以放心了。現在五年多過去,我的身體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郭強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據了解,最近兩個月,該科收治了10余例胃腸間質瘤患者,均已順利出院。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