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村:月餅飄香制作忙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 見習記者 趙永濤)9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西平縣宋集鎮宋集村的村民大食堂,只見車間里工人們正有序忙碌,月餅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選料、攪拌、合成、擠壓、烘烤……每一道工序都緊密銜接,流暢自如。不久,香氣四溢的月餅便新鮮出爐,散發著香甜的誘人氣息。待月餅冷卻后,工人們便將不同口味的月餅過秤、打包、裝箱。
“我們村民大食堂嘗試著生產月餅,沒想到供不應求,估計這期間要收入四五萬元呢。你看看我們的食材有多新鮮!其中還有綠豆月餅、椒鹽黑芝麻、紫薯、板栗等,并推出了備受歡迎的無糖月餅。自8月初,我們便投入到月餅的備產中,目前正值生產的高峰時段。”河南省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劉香蓮告訴記者。
在繁忙時期,大食堂還積極吸收宋集村村民參與,每人每天務工收入100元左右,有效促進了村民的就業增收。
據了解,宋集鎮村民大食堂主要用于村民紅白喜事宴席、村民議事討論等。按照“政府扶持、村級主辦、志愿引領”的指導原則,統籌紅白理事會服務中心建設,集中村民共同探討如何摒棄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不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新風的制定者、執行者、評議者和受益者。
“這幾年村集體經濟有了收入,收益除了改善村容村貌,就想著給大家辦個低價食堂。”劉香蓮說,為了關愛老年人,村民大食堂還制定了老年人用餐制度,60歲以上的老人用餐8折,70歲以上的用餐7折,90歲以上的免費等。照顧好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村里最大的民生。
宋集村大食堂還有自制辣椒醬、手工饃、蒲公英茶等西平特產,為村里的留守婦女找到了一個就業門路。值得一提的是,大食堂的手工酵子饃均來自西平小麥。有的還用蒲公英汁制成了精美的圖案,讓人愛不釋手,不忍下口。
隨著移風易俗的逐步推進,宋集村的移風易俗游園已經落成。到這里休閑散步、運動健身,潛移默化中都會受到移風易俗的教育,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讓喜事新辦入腦入心。
“說不累是瞎話,但是你不干錢能從天上刮下來嗎?”在村里,許多婦女三五成群,正在編織漁網,一位老人告訴記者,村里人都很勤勞,利用閑暇時間編制漁網,每張漁網能賣個六七十元。盡管收入不高,但不用張口問孩子們要錢,還能貼補一下家用,何樂而不為呢?
在宋集村走訪,飄香的不止是月餅,感到清新的不止是空氣,老年人也不等不靠,中年人主動作為,年輕人積極向上。他們將移風易俗和產業發展有效結合,既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又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淳樸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吹拂在村內,田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溢滿心間。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