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指導互聯網平臺強化自律自治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受“流量經濟”刺激,個別網民為博眼球、求關注,頻繁發布“改頭換面、張冠李戴”式不實信息,進行造謠誹謗、惡意炒作,更有甚者,多次發布“移花接木、指桑罵槐”式謠言信息,侮辱謾罵、攻擊詆毀他人,或挑起對立、煽動拉踩,借此博取流量,以達快速漲粉、謀取非法利益之目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和網絡空間秩序,危害廣大網民合法權益。
對此,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高度重視,在持續高壓嚴打網絡違法犯罪、強化網絡亂象治理的同時,指導超大型互聯網平臺切實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公約協議的自律自治作用,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各大互聯網平臺積極響應。有的視頻平臺發布《關于更新“違規蹭熱不當獲利”內容治理規范的公告》,明確要求“賬號不得借熱點事件,仿冒、不當關聯當事人與涉事品牌,并借此發布虛假營銷信息違規蹭熱,引發關注后不當獲利”,嚴禁利用“虛假身份”“虛假內容”“虛假營銷”“虛假流量”不當獲利。有的內容分享平臺發布《關于“違規蹭熱”內容治理新公告》,明確提出請勿冒充他人、請勿發布虛假的內容、請勿通過不當方式引流、請勿批量發布同質化低質內容、尊重原創并分享真實內容。有的互聯網公司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體育飯圈”專項整治的公告》,嚴厲打擊對運動員、教練員發布惡意攻擊謾罵言論,甚至造謠抹黑、挑動對立,煽動運動員粉絲群體進行拉踩引戰等行為。有的互動平臺啟動“體育飯圈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并發布相關公告,持續加強違規內容及賬號處置,加強用戶教育引導與違規行為公示,完善治理措施和手段,讓追星行為回歸理性,在合法、合規、合理框架之內。
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是各方共同的責任義務,網絡空間清朗有序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公安機關將繼續加強互聯網安全監管,堅決整治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的平臺,依法處理相關人員,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網絡生態秩序。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